这一路上,都是翠云在照顾徐致遥哥俩,徐致通晚上不吃夜奶,只是半夜要把一次尿。有翠云在,其实他们完全不用过来。
看到两个孩子呼呼大睡的样子,柳氏笑着道:
“也不知道你弟弟在家怎么样了!”
“肯定是好好念书,娘别惦记了。”
说着,丁琬拉着柳氏回去躺下。
母女俩同盖一条被子,丁琬轻声又说:
“难得出来,您别老惦记家里,好好散散心。等六月二珏媳妇生了,有你忙的。”
一夜无话,转天众人起来,穿衣、洗漱、下楼吃早饭。
柳氏每天都神采奕奕,神清气爽。画眉等她下来,第一件事儿就是递上药丸。
甭管给的是什么,柳氏问都不问,就水吞服。
“伯母最近气色不错,其实只要心情好,身体自然就会好。”
柳氏不住点头,笑眯眯说:
“我也觉得这几天不错,感觉啥的都挺好。”
佩文端来粥、馒头、包子,柳氏瞅了一圈,道:
“你们夫人呢?”
佩文屈膝行礼,回答:
“老夫人先用,我们夫人出去置办些东西,很快回来。”
此次出来,每到一个地方,丁琬就会买当地的一些代表性的东西,然后用大车队拉走。
花费可是不低,想要提醒一下,但闺女花的是自己的钱,她也不好说什么。
照顾几个孩子吃饭,等画眉也坐下后,问:
“咱还有多久能到辽东?”
画眉思索片刻,“照这样的速度,只要中途没啥意外,再有十天就差不多了。如今全都修路,好走着呢。”
以前上京,没有一个月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不同,路况好、不颠簸,不费车不说,还保障了畅通。
柳氏想着再有十天就能回乡,心里特别的激动。
两个孩子吃完,徐致遥在旁乖乖坐着。佩文吃好早饭,过来换翠云。
丁琬忙完回来,柳氏才吃一半,把粥、包子都给闺女端到跟前,说:
“又买啥了?”
丁琬笑了下,回答:
“没花多少钱,就买了些粉皮子。跟咱辽东的粉条差不多,但不是细条,是一块一块的那种片状。老板说用水泡发拌菜好吃,我尝了一下,还不错。”
不能光买,还得知道怎么吃。这些日子母亲每次看到她买东西就欲言又止,所以今儿她故意起来就出去。
都是为了她好,她心里明白。
可以前没有这个条件,如今有了,找些没吃过的东西带回去,大家尝尝鲜也是好的。
最起码日后再有谁说些什么东西,他们知道个大概,也尝过味道。
吃过早饭,赶路继续,越往北田里的人越多,大家都在伺候庄稼,十分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