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没有经济上的大幅度升级,一个忍族能控制的土地规模也决定了供养忍族的规模,各忍族忍者实力与技术(忍术)的提高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内卷。
所以忍者的数量有限,也很难直接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同时,规模有限也就导致了忍族精英的培养看天赋的运气比例很大,而挑选的规模不多,众所周知,重复次数不多的样本抽取是真的只能看脸。
忍族模式相对于武士的高成本低回报是进步的,武士在这场竞争之中彻底转衰。
特别是特能爆种的宇智波一族,万花筒可能一般人指望不了,但普通的勾玉真是痛彻心扉就能开,优势积累之下,上千年宇智波一族登顶了,能跟他们势均力敌的势力只有血牛千手,就是跟着对耗,降维打击还能撑下来已经很好了。
只是,随着发展,忍界的矛盾变了,特别是从原著中战国后期的描述,都是忍族打来打去,强者都是忍族出身,武士只能作为大名的私兵,但忍者不行,规模足够大名能给的钱不够,大名给的钱够养不到足够的规模,忍族只能到处接任务、什么都接,算得上能够解释了。
另外,忍族与忍族的竞争中,忍族的延续中,实力强是重要的,稳定更加重要,因为忍者本就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职业,实力不稳定就会被灭族或者快速衰落,在漫长的竞争之中被彻底淘汰。
各族为了任务酬金和任务垄断都杀红了眼,对于战争(某种意义上这才真的是村子械斗)各忍族族人有了普遍的厌恶情绪。
这个时候,千手柱间横空出世了,彻底将武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桶,宇智波走向了最强盛的时期,也意味着衰落的开始。
.
2.忍村中的忍族时代
繁花在第二卷和第三卷都曾经提到过与建村相关的情节。
先是介绍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各个表现:
注意,木叶建村时加盟的大族不止是宇智波,还有猿飞、志村、日向三个并不算另一个梯队的忍族,漩涡则是进行国与国的结盟,一共六个大忍族共同缔造了最初的木叶。
志村明面上不剩多少人了,并不意味着志村不是大族,没落了,也有团藏的故意放任没落。
其他大忍族之所以会投奔,既有向往和平,也有进一步发展的意向和被垄断的逼迫。
当然,千手连战败的仇敌宇智波都能收容,也起到了很大的立信作用,虽然对宇智波一族来说其实很不光彩。
除了宇智波与千手的战斗、各忍族的加盟,在本书中,火之国与木叶的建立还经历了木叶扫平火之国各地,将火之国大名扶植成唯一的大名。
当然,很明显的,接受什么力量的帮助,就要顾及相应的阶级并创造相应的利益,火之国大名指定了木叶为火之国唯独的官方忍者力量,全部的军事力量、全部的外交权甚至大部分zz权力都被剥离了,大名更多的作用更像是统治的正统象征和一个人造的、用来收税的塑像。
宇智波斑与千手柱间小时候讨论建立木叶甚至最后真的建立木叶时,估计都没有想到这样的后果。
完全的忍者力量集中化,国内任务的完全垄断。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