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宝儿一连收拾了两天才把这些礼品全都分类收拾好,累得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想我那便宜婆婆虽然心思不正,但话也没有说错。”
祝宝儿望着这一堆“礼品”,有些苦笑道:“这么多米面肉菜,我们一家三口就是吃到明年也吃不完,还是得想个法子才行。”
按理,别人给她送礼之后,她也是要给别人回礼的,像那些大户人家,给别人还礼这些还有很多讲究。
不过在乡下讲究虽没那么多,但也不能免去。
祝宝儿想了半天,才想到不如把这些都做成吃食,都给那些送礼的人家送一些,也算礼尚往来。
说干就干,祝宝儿当即准备好了一应器具,又叫来李二娘母女、柱子嫂嫂、乔大娘等人来相助。
勤劳的女人把这大堆的食材变成了包子,在包子热腾腾地出锅时,祝宝儿和平安带着这些包子奔走在村子里。
是以村里不少人都尝到了祝宝儿的手艺,纷纷夸祝宝儿能干。
两天时间下来,村里绝大多数人家都送了包子,还有一些没送到的,祝宝儿也在加工包。
可这后面的人没吃到的,总有等不及的。
李杨氏同别的妇人闲聊时都在说包子,她这个婆婆却什么都不知道,登时就以为祝宝儿这是在孤立她,别人都有唯独不给她送,是不孝。
她可不是个怕事的人,在得知祝宝儿就是没给她送包子后,立马就要跑到黄桷树那边去说道一番。
等她去到那里时,妇人正围着火夸说祝宝儿的手艺好云云,听得李杨氏是浑身的火。
“什么心善手艺……”李杨氏猛然打断妇人们的聊天,却又忽然闭嘴。
无他,她看见了不远处平安提了一兜子包子,还冒着热气,正要交给她的大孙子大黑。
李杨氏顶着这些人打量的眼光,木木地说:“我瞧着她的手艺也就一般。”
村里人都知道这婆媳间的恩怨,又扯了别的话题。
……
李胜和李小芳在采药的时候采回了一些长得相似但药性完全不同的药材,祝宝儿凭空解释不清楚,决定上山去找正确的药材。
正要往山上去的时候,她听到了李刘氏的声音:“你要上山?”
淡淡的语气,好像还带着别扭。
唤作以前,李刘氏他们见她要么是骂骂咧咧,要么是装作没看到,怎么会跟她打招呼?
祝宝儿下意识以为他们又要为难人了。
李刘氏十分别扭,还专门扭过头去,像是不在意地说:“我儿子说你包的包子很好吃。”
然后呢?
祝宝儿等着她的下人,但是根本没有下文了。
【这个祝宝儿,我好不容易拉下脸夸她,她竟然连句话也没有,活该被娘骂!】
听见心声后,祝宝儿这才笑了:“感情大嫂这是在夸我啊!”
前车之鉴那么多,她是真没想到李刘氏不是来骂人的。
“随你怎么想,反正我儿子说包子味道很好。”丢下这句话后,李刘氏头也不回地走了。
能从她那大嫂嘴里听到这样的话,可是十分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