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玄飘然来到九间殿。
悬立在纣王身边的龙椅上,瞟了一眼纣王手里拿着的奏折。
原来北海战事告急!
北海长达十年的叛乱,依旧没有彻底解决。
闻仲亲自坐镇北海这么多年头,迟迟对付不了叛军,正是因为玉虚宫暗中作祟。
多次派出妖兵暗助叛军,为的是消耗成汤的国力。
最近几次恶战中,成汤官兵死伤过千,粮草又吃紧,急需要朝歌物资增援。
纣王看完奏折,紧皱着眉头。
国库空虚,如何是好?
今年除了陈塘关天降仙种,大获丰收,其余的地方遭遇了一定程度的灾患,收成远不如去年。
哪有这么多的粮草继续供应北海?
更何况四大诸侯还羁押在大牢之中,迟迟没有发落。
纣王心底里倒是想借这个机会削弱四大伯侯的势利,吞并他们的部分疆土。
可是现在国力不行,不敢轻易动手。
因为一旦出手,极有可能会引起百八路诸侯的围攻。
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纣王迟迟想不出破局的主意。
叶玄看得出来纣王的野心和犹豫。
心中一动,计上心头。
他祭出一书简,扔在了纣王面前的案几上。
“啪!”
一声响。
纣王只见案几上多了一封泛着金光的书简。
这封书简从何而来?
纣王四下张望,宫中只有他和侍御官,而侍御官正在一旁点燃七星灯,身旁并无他人。
他拿起书简一看,心中不免生疑。
书简上面呈现出来的字迹和先祖的一模一样。
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响。
难不成是先祖显灵?
仔细浏览完书简之后,纣王暗呼妙哉。
先祖献策,让他只需要囚禁西伯侯,放了其他三大诸侯,并且好生安抚,必有厚报。
最近民间流传着一首童谣,说什么西岐生圣主,成汤必覆亡。
只要纣王拿这首童谣大作文章,就能治姬昌一个谋逆大罪。
至于东伯侯派府中武夫行刺一案,疑点重重,漏洞百出,不足以定罪。
东鲁粮仓储备丰富,精兵百万。
东伯侯又是国丈,并无二心,精忠护国,如果斩了他,必然动摇成汤根基。
释放东伯侯,厚待姜王后,姜桓楚肯定感激不尽。
再宴请东伯侯,请他派兵增援闻仲即可。
这样即抽了东伯侯的壮丁,又解决了北海粮草不足的问题,还能适当削弱东伯侯的军力。
至于南伯侯和北伯侯,随便编排一个罪名,略行惩戒,这样既能充盈国库,还能起到一定的震撼作用。
叶玄所献计策,面面俱到,有理有据。
纣王完看之后,认定这是先祖显灵,惊得起身朝着祖庙方向跪下,磕头谢恩。
看着纣王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叶玄又祭出了一封信简扔在了案几上。
纣王拿起信简一看,匆匆起身朝着中宫而去。
叶玄提醒纣王,要他善待姜王后。
姜王后怀的可是龙凤胎,身负成汤大气运。
如果怠慢了姜王后,无异于自毁气运。
纣王匆匆来到中宫。
远远看见姜王后坐在凉亭,遥望天牢,满脸愁容,轻叹了几口气。
“大王驾到!”
中宫大殿门外,传来阴人的声音。
姜王后赶紧站了起来,吩咐紫苑替她整理一下头发和衣袍,起身准备迎驾。
纣王冲上前去,一把扶住了姜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