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馆里,李长清跟个小学生似的,站在原地身形笔直盯着韩子枫。
他忍不住问:“师傅下午还出去吗?不出去的话,是不是要亲自盯着我给病人看诊?”
李长清心底暗戳戳地激动。
能在这么一个“天才大夫”面前秀自己的医术,怎么会不让人激动呢?
韩子枫猜不到他的心思,只觉得他仿佛打了鸡血似的。
她下午的确不去钟家村,得在店里坐诊,所以点了点头。
李长清的反应就差当场蹦起来来个“YES”。
但前提是他知道“yes”。
上午的考验李长清都合格了,下午在韩子枫的监督下,他成功拿到了五个正面评价。
韩子枫也点头由心收了他这个徒弟。
但韩子枫不知道该教他些什么,只好在他的提问下,将如何治愈肺痨病的方法掰开了给他讲。
李长清如饥似渴地学着,很快就接受了韩子枫那来自现代的中医理论知识。
时间就在韩子枫以钟家村、医馆两点为一线的每日辗转下悄然逝去。
很快就到了月底给柳成交货的日子。
制作坊里的女工们各个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在交货的前两天下午,将需要的货物全部赶制了出来。
同时还给仁寿堂供上了韩子枫新推出的几种药包。
此时正值三月初春,冬雪消融季节更替,正是容易感冒的时节。
很多老人、小孩的抵抗力不行,频频去医馆看诊抓药。
韩子枫也趁此机会推出了低配版的小儿柴胡药包和夏桑菊药包。
药包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很多患者的推崇。
甚至于大家自发地购置了一些药包放在家里,用作常备药预防感冒。
得知这个变化,韩子枫很是惊讶。
她想了想,药包只要妥善保存,还是能放置一段时间的,拿去做常备药,倒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相对于药包来说,现代的小袋装颗粒的药更加耐保存。
韩子枫走遍了安西县和邻边的几个县,终于想到了办法制作颗粒感冒药。
与此同时,制作坊也在和何莲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何莲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制作坊的管事。
这日,何莲早早地出了门,打算早些去制作坊开门,然后统计库房所剩的药材够不够。
结果她刚走到制作坊门口,就发现制作坊的门口倒着一个女人。
那人长着一张大饼脸,身上衣不蔽体,头发更是散乱,身上露出的部分都是青紫的鞭痕。
明显是被人打的。
何莲心一惊,走上前。
“姑娘、姑娘?”
她喊了两声,地上的女人全然没有动静。
何莲不由得有些心慌,担心人已经没了,连忙伸手去探她的鼻息。
结果手还没有碰到女人的鼻子,女人就一下睁开了眼,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她。
何莲被吓了一跳。
她微皱眉,刚想开口,就听到女人虚弱的声音:“救、救我……”
何莲一向心软,女人身上的青紫鞭痕也让她有些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