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坊间关于天将的那出戏又有了新的转折。
这一回,天将变成了魔,坏神成了好神。说是那神仙早就发现天将是魔头化身,为了找出证据反被魔头陷害,这才有了上一出戏的内容。
这一出戏正好紧接着那场案子,而且有心人写的精妙,正好将卫莞上一出戏的设定,逻辑都无缝对接上了,甚至连她下一出新戏要写的剧情都让他提前写了出来,还做了恶意改编。
足见这人的文字功底和人脉圈子。
没有人脉,他也不会拿到卫莞的新剧手稿,也不会做改编了。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卫莞用人不当,叫别人兜了底。
卫莞放下茶杯,拿起折扇,从戏园子里走了出去。
几个时辰后,她新写的戏散了出去。
这一出,也紧跟上一出,也是严丝合缝,卫莞按照那人的逻辑做了反转。
她写的是整个天庭都藏着恶魔,而天将只是恶魔出生却怀着正义之心,带领另一帮神仙重振天庭。
写至此,几乎写出了本朝改朝换代的时局。
这出戏若是再反转那等同于不认同如今朝代的时局,是大罪。
卫莞写到这里,心满意足地搁下笔,派人传唱出去。
隐没在某戏楼子里的另一个人,听闻传唱,不得不放下笔,他输了。
此时,早朝会已经随着时间推移变成了午朝。
关于是否要恢复诽谤罪一事,起初,大部分大臣反对恢复。
但有一人出面赞成之后,就有越来越多大臣赞成。
其实仁德皇帝萧庭自己也是赞成的。
因为废除诽谤罪之后,大周国言论越发开放了。某次仁德皇帝微服私访时就听见民间百姓对他评头论足,还对他的私事评头论足。
试问一个正常人怎么受得了别人这么议论,仁德皇帝听到这事当时气得差点跟他们干起来。
无奈这罪是他自己废除的,也就不好说什么,如今有卫莞牵头之后,他倒是觉得可以顺水推舟重新恢复,不过朝中仍有一半大臣不肯同意,所以,这水就不怎么好顺了。
仁德皇帝眸光扫向萧澜,眼神暗示再加把劲。
萧澜抬眸过去,回了一个大白眼。
仁德皇帝哂哂,转眸看向了别处。
赞同与反对大臣们纷纷看向皇帝,事情如何给个话呀您嘞。
仁德皇帝心思神游了一阵,回过神来瞧着再僵持下去就到晚上了,这才决定散朝,至于结论嘛自然也没给,说明日再议。
文武百官乌泱泱出了宫门,一些固执的,到了殿外还不肯罢休,还要再去御书房继续。
萧澜脚步生风地出了大殿,直奔宫外。
同行的大臣们看他风一样的走过,又纳闷又好奇。
宫外,萧澜的手下已等候多时,见萧澜过来,便立刻垂手相禀,“属下等人已找到昨日给费大人通风报信的人。
并且也已经问出了幕后主使的藏身之处。
属下已按大人吩咐通知了督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