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萧澜将他跟仁德皇帝的事简单讲了一下,避开了一些重点。
卫莞也随意听了一些,而后二人一道回了闻涛园。
此后几日,萧澜忙着处理公务,卫莞则是处理书斋一事。
她将书斋那些不忠的人都打发了,换了一批合适的人进去。
另外,她也趁着齐国公的事过去不久,特意编了一些积极向上的戏文,冲淡这些天的阴霾。
果然,百姓们都很爱听,收益涨了不少。
卫莞又想起区域局限的问题,知道自己此刻还不能扩大到让生意遍地开花的地步,但仅京城内外还是可以的。
因为凌风玉的协助,以及萧澜的人手帮忙,卫莞倒是谈拢了几家较大的书斋,戏园,以及木偶坊,订好了利润分红以及时间。
新戏都是同一时间刊印,而后同一时间上角色木偶人,画像,戏班子唱戏。
如此一来京城地方的先机就被她握在手里,当真让她赚了一把。
之后因为这一出出戏,东平先生的名声就此传了开去,卫莞也渐渐收拢了自己的人,代替了协助自己的萧府的手下。
同时,她还招了不少丫鬟入府。
这毕竟是大府邸,没有丫鬟可不行。
关于丫鬟的调教和规矩的订立,卫莞都是问了王妈妈和张嬷嬷的意见。
张嬷嬷自打那次擅自将卫莞喜欢话本的事告诉萧澜之后就被卫莞弃用了。
但她现在都跟萧澜在一起了,便也没有弃用的道理,何况张嬷嬷是个忠心的,又见过些宅中术,由她调教丫鬟最为合适。
除此之外,卫莞还突然发现张嬷嬷和张寒都姓张,她还开玩笑他们两五百年前是一家。
这话说的张寒和张嬷嬷都不好意思了。
此时卫莞更加发现张寒和张嬷嬷都是一样的不苟言笑的性子,还真像一家。
不过她猜他们也不是一家人,否则同一屋檐下的早把对方认出来了。
正此时,外面传来击鼓鸣乐的声音。
卫莞挪过视线,朝着声音方向看去。
张嬷嬷说,“殿前三甲已经出来,估摸着这会应该是状元爷游街夸官吧。”
“这日子过得可真快,连科举都结束了。”
“是啊!”张嬷嬷有感而发。
卫莞想到表哥穆意迟正在考功名,也不知考上没有,她决定出去看看。
张嬷嬷紧随其后。
越到外头,那敲锣打鼓的声就越发清晰,卫莞刚出府,正看见骏马自眼前走过,马上人披红挂彩,神采奕奕。
卫莞一看,是表哥穆意迟无疑。
表哥他比之前更瘦了,轮廓显得尤其锋利,尤其是穿上官袍之后,更显得锋芒锐利。
卫莞这么看着慕意迟时,穆意迟也正好落了过来,他看卫莞一身妇人打扮,不由得愣了一下,而后才意识到表妹已经嫁人,而且她倒是圆润了些,衣着也光鲜亮丽,可见萧澜并未亏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