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莞决定,为了免除萧澜的后顾之忧,她要鼓动百姓,一起抗敌。
此时,她又开始重操旧业,连夜写了些爱国戏文,让各大戏园传唱,并且亲自出面,鼓动百姓抗击外地。
有了全民皆兵的形式,那些流窜的敌军,无论去到何处都会被剿灭。
消息传到朝廷时,仁德皇帝听说百姓的觉悟竟是卫莞先带起的,一时间也很佩服。
此时,支持萧澜的一党朝臣建议,“萧夫人此举也算是功不可没,陛下当以奖赏。”
王怀谷出列反对,“萧大人私自贩卖私盐已是铸成大错。萧夫人是萧大人的妻子,应当同罪。怎么能降赏呢!”
杨济生听不下去,站出来反驳,“王大人可听清外面传颂的是萧夫人还是卫姑娘?”
王怀谷知道他要说什么,赶紧截下他的话茬,“萧夫人,卫姑娘都是同一个人。难道因为外人传的是卫姑娘就能免掉她的连带之罪了吗?”
杨济生手置唇,仰天大笑,笑过,眼角一凛,难得严肃一次,“既不能单独区分,又不能功过相抵,那么皇上,您就赏罚一并吧。”
众朝臣回过头来看着他。
仁德皇帝也有些不知所措,“杨爱卿,你怕是吃了酒上的朝吧?”赏罚一并?从未听说过,这多奇怪。
杨济生要的就是他这句话,“皇上,微臣没有吃醉酒,脑子很清醒。
先前,萧将军带兵出征,微臣等就要求皇上将功补过,可皇上模棱两可便是不想功过相抵。
既然不相抵,那便是赏罚并进。
再说到萧夫人这件事上。王大人非要说萧夫人和卫姑娘是同一人,那便是萧夫人也连带了萧将军的罪。
皇上对萧将军并未实行功过相抵的法子,那便是对萧夫人也不行。
那微臣自然恳求对萧夫人赏罚并进。鉴于过在先,还请皇上先下旨赐过,再赏功。”
说到此处,杨济生吸了口气,特意逡巡了一圈,瞧着上上下下一脸茫然的表情,他忍不住笑了,“皇上一定要留萧夫人一命哦,毕竟她还要受赏,若是死了便接不了圣旨受不了赏,那便是抗旨。
依照我大周国的国法,若是因为外人原因导致受旨者无法接受圣旨,一样论抗旨罪处之。”
众朝廷听到此处才明白过来,这扬济生兜兜转转绕了半天,还是在给卫莞脱罪,同时也是给萧澜脱罪。
王大人被绕了进去,一时无话反驳,气得直瞪眼。
杨济生心情很好,昂首挺胸的站在朝堂上,一脸惬意。
仁德皇帝怒极反笑,终是大笑出声。
众朝臣满脸惶惑地看着仁德皇帝。
仁德皇帝摆摆手,“罢了,罢了!功过相抵就功过相抵吧。”连带着几日前对萧澜的处置,他也一并做了批准。
杨济生心情极好,行了个规整的大礼,“臣替萧将军谢神圣隆恩。”
散朝的之后,真可谓是几家忧愁几家欢。
杨济生肯定是高兴的,他即刻派人传信给卫莞,让她知道这事。
王大人则是闷闷不乐,在府里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王夫人怕事传出去,匆匆忙忙遣走了下人,又关起门来,细心安抚。
“老爷,不过是让萧澜小胜了一把,您气什么。
再说,那战场上刀剑无眼,谁能确定他一定能活着回来?
再说,就算真能活着回来,咱不也有的是办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