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帝喜欢这种感觉,却也讨厌。
讨厌对方只是对自己好那么一点点,他就高兴满满,讨厌这种感觉。
明宣帝愤愤地推开她的手。
卫莞也不恼,在得知了他是自己的亲弟弟之后,对他只有一种同情和感同身受的感觉。
她说,“陛下虽自幼离开母亲的怀抱,没能享受一刻天伦之乐。可太后娘娘对您不错,当年的宠妃娘娘对您也不错。
若他们其中一个,哪怕有加害之心,你也活不到这么大不是?
所以,陛下不是没有母亲,而是同时有三位母亲关怀备至的照顾着你。就算这当中掺杂了某些政治利益,但宫中生活哪有那么单纯干净的,最终结果他们帮了你,抚养了你就足够了。
再说,你还有亲生母亲照看着。我当年却是一流浪孩童一般。”
卫莞说到这些,也是感触颇多,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起转转,她深吸一口气,迫使眼泪不流出来。
明宣帝转看过来。
卫莞在他视线里平静地说道,“当年失去父母之后,我便跟着舅舅舅母生活。
这种寄人篱下的滋味,与你无二。”
卫莞并不多说这种生活具体怎么不好,毕竟那是她舅舅和舅母,是她当年的唯一亲人,舅母当年没把她扔出去已经是极好的了,何况现如今舅母已经改变很多了,她更不好再多说什么,只简单说起顾婉龄的事,以及穆府的各种难处。
说完,卫莞长长地吐了口气,像是将人生中所有晦气都吐了个干净。
她说,“好在后来我嫁人了,嫁的是个不错的夫君,这日子才好过许多。”
“嫁的是哪里的人家?”宝庄太妃慈爱地转看过来,深深的鱼尾纹里满是笑意。
卫莞说起萧澜,未语先笑开了。
明宣帝冰冷又夹杂着明显不悦的眼神扫射过来。
卫莞担心说出萧澜之后,她会被明宣帝利用找萧澜麻烦,所以她没明说,只说“还是当年母亲和父亲为我定下的那一桩。咱们村子里的小樵夫。”
明宣帝冷嗤,一个樵夫就能让她高兴成这样,看来他们虽然血脉相连但明显品味不同。
宝庄太妃顿时了然,她虽没见过萧澜也不知道萧澜就是当年的赵铁柱,但只要动脑子想想就知道,一个从战场上爬起来的人必定早已建功立业,成为一朝将军。
所以,她现在的确是嫁的很好了。
宝庄太妃笑了起来,“那的确是不错的。铁柱这孩子打小心眼实,是个老实人。
不过毕竟是长大了,或许这头脑和眼界会跟小时候不一样,但为娘瞧你笑得这么欢畅,想来只会越变越好,不会越变越差了。”
卫莞浅笑,的确是越变越好了,只是他身受重伤需要草药救命,若是没有这草药那就是越变越差了。
但此刻,卫莞也不好开口,是以只能安耐下焦急的心,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