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答案不去抄,岳昭自认为自己没这么傻!
不过岳昭的自信,却在虎贲营这亲兵头上遭遇了滑铁卢。
能够充当岳昭亲兵的将士,那基本上是比被冠以岳家军称号的精兵,还要精兵的存在。
可即便是这样的存在,岳昭让他们去杀人,他们或许眼睛都不眨一下,但让他们坐在一个地方,枯燥不停的学那么几个时辰的字,那简直比当女人生孩子,或者割卵子进宫当太监还要难。
换位思考一样就知道,岳昭前世初上学哪会,不也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所以岳昭明白,这种事情不能强迫着来,必须要循循善诱,给他们一点动力。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岳昭作用湖广这个天下粮仓,自然是不缺粮的,但如何从湖广运粮至汝宁,再从汝宁运至山东境内,却成为了这个问题的关键。
被漫长的补给线拖死的势力和帝国数不胜数,岳昭可没自达到那个地步。
两万湘军将士,加上运送粮草辎重的辅军、民夫、驮马、驴子等,一天消耗的粮食足有两千石粮食,岳昭此行北上山东,所需要的时间何止一两月?
这样一算下来,岳昭至少的保证二十万石的粮食所需。
二十万石粮食多吗?
自然是多的。
要知道在太平年间,一石粮食均价等同于一两银子。
更不要说当下还是乱世了,一石粮食被不良商贾拿出来兜卖,甚至能卖到八两十两的高价来,若是岳昭拿着二十万石粮食出去卖,少说也能收获八十万两银子的利润!
可岳昭没那么短浅,银子再多也只是银子而已,不能吃不能喝的,岳昭要来何用?
“我们现在有多少粮食?”
岳昭询问柯昭义。
柯昭义不假思索道:“仅长沙、衡阳两府之存粮,就有一百六十万石之多。”
“加上其他州府的存粮,大概有八百万石左右。”
“八百万石?”
岳昭听完后,差点惊掉下巴,这八百万石岂止是供给他湘军打个十年?
“大人莫要高兴太早了。”柯昭义泼着冷水道:“这八百万石是存粮,不是湖广一年产出的粮食,更不是可以完全供给给将士们征战的口粮。”
岳昭闻言,顿时冷静下来。
是了,这八百万石粮食看上去很多,但很多都是抄地主乡绅的家,和他们“自愿”贡献出来的粮食。
真正是由各地百姓们征收上来的粮食,基本上只占据了十分之一。
事实上明末看上去天灾不断,可其实底子上是不缺粮的。
之所以到处缺粮,很大程度是因为各地的地主乡绅们疯狂的屯粮,哄抬粮价所导致的。
这八百万石粮食还真不能轻动,因为剔除用作平抑粮价和平灾突变情况的存粮后,所剩余下来的粮食,也就没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