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三个弓箭手才要一个骑兵的钱粮,但一个好的弓箭手在战场发挥的作用,有时候比骑兵高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君子六艺中,“射”要在“御”之前的缘故。
不过话虽如此,岳昭至今也没有想要发展弓箭营或者弓箭旅的想法。
一是因为火铳代替箭矢已经成为了大势,日后若是出现后膛枪后,弓箭手更是立马退出了历史舞台。
既然岳昭已经知道了这种结果,又何必费力不讨好呢?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武昌的李氏炼铁作坊,在一些老工匠的帮助下,成功的铸造出了可以连发,威力与距离堪比神笔弩的弩弓。
被自己改命为武昌知府,即原汉阳知府的盛腾,还曾特意来信,说是他令人亲自试验过这种连弩,他令人着重甲放置在一里,即两三百步的距离,然后连发三弩。
这三弩可谓是箭箭明中重甲之上,在其穿透力的作用下,甚至给重甲造成了一个大大的窟窿。
至于为什么是三个而不是一个,岳昭用屁股也能看出,盛腾这是在变相夸赞这连弩的精准度,即便是在三百步之外,也能做到一个孔入!
岳昭得知此事后,心中可谓是一阵火热,在某种意义上来将,在正面战场上,这比火炮所造成的的杀伤力还要打!
此时此刻的岳昭恨不得一下李氏炼铁作坊能够立马造出数百具连弩来,让即将入关的建奴鞑子知道知道,他们汉人老祖宗以前的手段究竟有多么厉害。
想匈奴、突厥、蒙古、鞑靼瓦剌等北方异族,为什么会被他们赶走,甚至打的分崩离析,彻底瓦解的!
不过岳昭的兴奋劲还没过,盛腾在信中又立马泼了盆冷水。
这连弩虽然威力巨大,但尚且不能大规模铸造,便是今日也才堪堪造出十五具来。
岳昭有些遗憾,但并未觉得气馁,正所谓不及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路总要一步一步的走。
只要坚持下去,配合岳昭大力的支持,假以时日,李氏炼铁作坊迟早会做大做强的。
“蚊子再小也是肉,告诉盛腾,让他尽快将这十五具连弩送到这边来。”
岳昭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虽然建奴鞑子入关之后,一路从山海关打到北京,然后又追着李自成一路跑到了西安,但这只是对方的第一步棋,第二步便是多尔衮派遣他的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多铎南下南京。
而岳昭所要做的,便是竭尽全力的阻拦对方占下山东。
一想到建奴鞑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山东、河南,然后由南下主力的一万多女真人,摇身一变,统领了二三十万的绿营军,让他们充当先锋,岳昭就觉得恶心坏了。
因为翻看史书,从我有过像建奴鞑子那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由一小族,完成了统领大族,并且入主中原的成就。
一方面建奴鞑子的运气实在是太好,遇上了多事之秋,并且长期处于小冰河期的大明。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南明政权的操作实在是太六,根本就没有任何象征意义上的抵抗,就因为内斗而分崩离析,将汉人江山拱手相让给了建奴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