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郑大人有水军二十万,兵力强大,又有唐王在,岂不是一呼百应的好时机?”
郑鸿逵说完,另外两人难得一致的望向座上的唐王,朱聿键。
朱聿键粲然一笑道:“一切依诸公所言。”
三人一听,默契的向对方递了个眼神,都在心底乐了。
此时久不说话的黄道周清了清嗓子,恭敬道:“那就商定个黄道吉日,我等也好准备吉服和登基仪式和流程。”
“不错,是需要商定,此时要声势浩大,让所有人知道,唐王才是真正的大明血脉!”郑鸿逵欣喜道
谁知朱聿键摇了摇头说:“声势浩大自然是必要的,其中礼仪铺张,不可过于太奢靡。”
见几人疑惑不解的望向自己,朱聿键早就想好了说词,温和的说道:“一为弘光帝驾崩,此为国殇,不宜大肆操办。二为,如今连年征战,百姓收成不易,我既然快是天子,自然要爱惜子民。”
“哈。您所言极是,是我等考虑不周了。”黄道周堆砌着满脸的肥肉,挤出一抹假笑说:“如此,便操办的庄重肃穆些。”
“嗯。”朱聿键认可的轻轻颔首
“既如此,这几日我便派遣卫队过来保护这里。”郑芝龙体贴的说
朱聿键亲切道:“有劳南安伯。”
“职责所在,理应如此。”郑芝龙说
朱聿键笑着,可仔细去看,那笑容似乎从未到达眼底。
“既然大局已定,且待我等将细枝末节拟定好,再送来呈阅。唐王早些休息吧。”郑鸿逵起身辞别道
“好,好,有诸公在,本王就放心了。”
朱聿键笑容可掬的送走了这三人,待那扇木门一关,房间内徒留一人,他的笑容便渐渐消失了。
这三人,当属郑芝龙兵力最多,也是自己登基的主要依仗。
可惜此人,先前之时便与大明作对,手中一股精悍的水军令大明屡屡头疼不已,随即就被大明招降了。
做到了南安伯的位置。
如今清军之军队招摇过市,若他真有报国抗清之心,何至于等到今日,迎自己登基。
朱聿键心里对这三人的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纵然他空有一个唐王名号,实际确实两手空空,唯有一个脑袋属于自己,保持着清醒。
朱聿键想,这可真不是一步好走的棋呀!
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恶狼反扑。
待走出了门,这三人的笑容也渐渐变了味道。
三人同行了一截,待黄道周有事告辞后,只剩下了郑鸿逵和郑芝龙两人。
后者眉眼一笑问:“芝凤,何时去家里坐坐?”
郑鸿逵莞尔一笑道:“大哥,何时都可,只是最近恐有一场繁杂至极的仗,待此一过,我便去家里看看侄子。”
“好好。大哥依你。”郑芝龙亲切道
两兄弟阔别多时,复又说了许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