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叶召南对他又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濯景州不禁蹙起了眉头,心里十分的不舒服。
他一点都不喜欢,这样的叶召南。
就好像,戴了张面具,给他的是满满的疏离。
凭他们的感情,两人的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
“召南,我说过,在我的面前,你不需要遵守什么君臣之礼,就跟之前一样、跟在军营里的时候一样,就行了。”
濯景州神色不满的看着叶召南,心里却是忐忑不安的。
他一直不希望叶召南发现他的身份,其实就是因为害怕,两人的关系又恢复到来宜州之前那样,害怕叶召南像现在这样,冷落他、漠视他。
这种被心爱的人,漠视、甚至讨厌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陛下,回京吧!”叶召南无动于衷的重复着她刚刚的话,强硬的将濯景州要靠近的心,挡在了心门之外。
她这是铁了心!
濯景州的眼里,闪过受伤的情绪,深沉的看着她,最终点了点头。
既然,这是她要求的,那他就配合她……
很快,濯景州就被罗玄铁骑送回了京都。
叶召南与曲凡他们,则留在了宜州,继续处理洪涝的事情。
没了宋毅、叶同光那些居心叵测的人阻挠,宜州洪涝的治理过程变得异常顺利。
澎湖堤坝冲毁的原因,结合白裕的证言,还有那贪污名单,也有了结果。
一个多月的时间,宜州之事,步入了尾声。
叶召南也如她所承诺的那样,在闹市街头,亲手斩杀了宋毅、叶同光和吴通三人,他们的家眷,亦是被流放到了黔州。
宜州,但凡牵扯到了贪污之中的大小官吏,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甚广,大大小小的官吏连续落马。
至于,牵扯到的京中官员,则等着叶召南回京处理了。
最后,收尾之事,叶召南交给了夏无忧和白裕。
叶召南为白裕请旨,如今他已是官复原职,更是兼负宜州知州一职。
这一场由洪涝而揭露出的贪污弊案,后来被载入到史册之中,史称“宜州之乱”,一同被记入史册的还有平宁将军叶召南。
而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历时一个多月。
叶召南带着罗玄铁骑回京,已是草长莺飞。
“陛下,将军的队伍,已经到了城外,马上就要入城了!”李盛一路小跑,来到濯景州的跟前,低声耳语道。
濯景州重视叶召南,身为心腹太监的李盛,早习以为常。
这不,昨天才接到平宁将军今日抵达的消息,今日一早,陛下就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口相迎了。
一段时日,没见到叶召南,濯景州思念的紧,这马上要见到了,心里高兴极了,隐隐的还有些小紧张。
濯景州神色振奋的张开双臂,让李盛打量道,“怎么样,朕这一身有没有什么不妥?”
李盛微微一怔,心里颇有些无奈,一身龙袍,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气势更非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