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笑道。
“丞相笑话民女了。”
南韵起身应道。
“哈哈,如今看来我也觉得民间传闻确有不实之处,你比传闻中要更加优秀啊。”
丞相发现眼前这南家小姐,虽然显的恭敬,但是一点也不慌张,镇定自若。一个十五岁还是商人家的女子实在是难得。
“好了,我也不打趣你了,今日确实有事情要麻烦你。”
丞相收起了笑容,肃声道。
“丞相可是为关外难民一事。”
在路上南韵心里便有了答案,南韵虽如此说着,但她相信,堂堂百官之首绝不会为这件事接见她一个商贾人家的女子。
“果然是蕙质兰心啊,正是此事。”
丞相不由地赞叹道。
“丞相是想知道,究竟为何会造成难民泛滥?是天灾抑或是人为?”
南韵接着说道,不过眼睛中却闪过一抹诡异之色。
“不错。”
丞相听着南韵的话,点了点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丞相虽忙于政务,但也不可能对于难民之事一无所知。若真是如此,丞相完全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关外问一问,便可将来龙去脉了解的一清二楚了。丞相让民女前来应该还有别的事吧”
“接着说。”
丞相的眼睛越来越亮。
“丞相所为的可能是霍将军归来一事吧。”
南韵的声音小了点,试探着问道。
“真不敢想象你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是个女儿家。”
丞相拍了拍手,这一次真的是由衷的赞叹。
“民女刚刚在路上得知,宫内的高总管前不久也来拜访过丞相,不知可是高总管和丞相提起的小女子。”
南韵接着问道。
“哦?何以见得?”
丞相很是惊讶,能猜到自己的意图已经很是不易,但为何却能知道是高总管的意思。高总管离开前那提到南韵的最后一句话确实别有用意。
“高总管和霍将军是有恩怨吧?”
南韵再次问道。
“你是如何得知?”
丞相这一次真的惊到了,眼前这南家丫头之前分明没有进过宫中,宫中之事又是如何知道的。
“据民女所知,霍将军作为一名将军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但是将军为人过于正直,不懂变通,这就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罪过朝中一些其他大人,霍将军常镇守边疆,上朝次数并不多,因此这得罪之人最有可能的便是经常出现在皇上面前的人。联想到刚刚高总管才拜访过丞相,那么那个被霍将军得罪过的人也就呼之欲出了。”
“你真的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吗?”
丞相听完久久无语,随后缓缓说道。如此缜密的心思,真的只是一个及笄之龄的孩子所拥有的吗?
“丞相大人过奖了。”
南韵轻笑,倒也是展现出了一个孩子受到表扬后应有的反映,只是不知是不是刻意而为了。
“你还有什么见解,接着说出来。”
丞相这时候,也想知道南韵还能不能给她带来别的惊喜。
“我想这次皇上让霍将军归来,其中肯定少不了高总管的'美言'吧。将军可是见不了太平的啊。”
南韵也不客气,接着说道。她清楚的知道,要想让这一世的霍明成得不到皇位,那么面前这位文官之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不妨多展示一点,给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嗯,这一点,倒是与我不谋而合。霍将军镇守边疆多年,即使边疆近来无战事,但圣上也不可能随便召他回来的。”
丞相慢慢放下了架子,丝毫不敢小瞧眼前这位看起来和她女儿差不多的孩子。
“这便是了。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的人真的不多,而高总管应该便是其中一个。刚好如今关外有些动荡,这便给了高总管也给了皇上一个借口。恰恰这个借口非常完美,我想以霍将军的性格,可能未必能想到这一点。”
南韵如抽丝剥茧般,一字一句的说着。
“不错,那你可知道高总管像我推荐你的原因呢?”
丞相接着问道,他想看看眼前的南韵还能不能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
“民女认为,不管是高总管的推荐还是丞相召民女前来,都不是为了民女,而是为了民女背后的南家吧。”
说到这个份上,南韵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不诲的说道。
“近来坊间虽有民女传闻,但是丞相毕竟是见过大世面之人,区区小事还是入不了丞相的法眼的,难以引起丞相的兴趣。丞相召见民女,只不过是借着这次机会,看一看南家的态度。而这态度的由来便是前些日子,民女在去万恩寺的路上巧遇霍将军之子霍明成之事。霍明成英俊魁梧,恰好出现在民女被山贼包围的那一刻,从而解救了民女等人,由此一来,英雄救美很容易让人心生情愫。如果民女真的喜欢上了将军之子,最后嫁入霍家,那么以南家的财力足以改变很多事。我想皇上召见我应该也有这一层意思吧。”
“你看的比我和皇上还清楚啊。”
丞相感叹,南韵说的这样他虽然不是没想到,但是当看到这一切是从一个孩子的嘴里说出来的后,十分震撼。
“皇上在见到民女不久后,便派人送民女回来,同样丞相现在和我谈着如此和洽,相必也是知道了民女的心思,或者在没有足够证据下去赌一赌,料定民女不会喜欢上将军之子霍明成。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说到最后,南韵也是俏皮的眨了眨眼睛,笑了起来。
“果然是一浪赶一浪,不服不行啊。”
听到这,丞相确实不知道说什么了,这南家小姐,比传闻中神奇的多了,比自己想象的还要聪明。
“禀报丞相,门外李大人求见。”
就在这是,丞相府一个仆人进来通报了一声。
“直接把他带进来吧。”
丞相摆了摆手,面容威严。
“是!”
仆人立即退下,并将屋外的李大人给带了进来。
“李大人,这边有请。”
“下官叩见丞相。”
李大人近屋便是给丞相行李道。
这时南韵也给这李大人行了一礼:
“民女南韵见过李大人。”
“都起来吧,李大人让你调查的事有结果了?”
丞相直接对着李大人问道。
“都查清楚了,不过…”
李大人看了看南韵,欲言又止的样子。
“丞相,大人那民女先告退了。”
南韵见状,准备离开。
“慢着,你不用离开,就在这听着。”
丞相阻止了要离开的南韵,并转身对李大人说道:
“但说无妨。”
“是。”
李大人看了看丞相,又看了看南韵,虽然好奇但也不敢问出来,便接着说道。
“关外洪涝一事,之前朝廷有播过银两,可是因为负责这项目的官员把下发的银两都收入自己囊中,导致大坝不堪一击,下了一场洪水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这个官员怕被皇上知道牵连到自己便不敢说出实情,于是就把事情归结于天气原因,在向上皇上汇报之后,皇上体恤民情便又下发了一笔赈灾款,可是这笔赈灾银两再一次被可恶的官员给吞食掉了,因而才造成如今这难民泛滥一事。这个官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参与者都已经被缉拿了。”
“岂有此理!”
丞相听完之后,怒不可遏。
南韵也是十分生气,但也是确定了丞相要她前来果然不是为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