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王万岁,叩谢天恩!”众将士俯下身子,一齐向道涯伏拜而去。
“列位请起!”
道涯从长袍老者的手中接过修书,令众人起身,而后高声道:“我受先王之托,暂代王位,振辽之大业,任重而道远,既受此任,吾必当竭力而为,愿尔等与我戮力同心,共谋霸业!”
道涯一番激语罢,众人仰天欢呼,声如虎啸龙吟,威震云天,响彻大漠。
新王登基,多为先安内后攘外,道涯亦不例外。
他当着众将之面宣读完告天下书,而后简谈了一番时局,确定了暂时修养生息、厉兵秣马、养精蓄锐,再图南下讨宋的计策,此举便是在安定人心,稳固王位。
随后,道涯快速召集了十神将例行会议,对律法稍加改之。
虽然仍旧依先王之法,一神将执掌军令,统领数十部首领以及数万远征军,但却将侯云的余部收入了近卫军和驻辽卫军,由自己接管,加上之前直属自己的护统军,初步形成了对兵权的强力控制。
在接到乌煞三老从上京传来的密函后,道涯立刻下令,出兵彻查慕容兴辽的死因,为寻西土波释靡尼教的踪迹,方圆数十里,禽鸟尽飞,猛兽尽藏。
四下虽尽为大漠,但人手众多,且日夜不停地搜寻,终于还是在几日后查到了些许线索。
经查,辽营以西约莫八里开外,发现了驻兵的痕迹,虽然已经被风沙波及,但依旧可以猜出是以慕容秀为首的造反军所留。
而距此不远,还残存有鸿沟和演兵场等痕迹,其中几处鸿沟深而阔,不像是常人所为,更像是内力深厚的高人的特殊功法所致,如此一来,慕容秀受邪教高人指点,密谋叛辽一事,倒也清晰明了了。
经过诸方分析,道涯大致可以推断出此事的经过。
慕容秀憎恶慕容汐和先辽王,早在执法堂出逃一事之前,就怀有了造反之心,她在辽营生活多年,凭借其大公主的身份,以钱财等收揽了一部分辽军为己所用,并通过不为人知的手段,频频送到这人际罕至的大漠西境。
在邪教高人的指点下,慕容秀的武学突飞猛进,并暗中勾结也有造反之意的十神将侯云,让自己的人马与侯云在营中的部下里应外合,静候时机成熟。
果然,不久后时机便至。趁着慕容汐和白仇坠下断魂崖生死不明,辽王心绪不宁,十神将领军远征,辽营兵甲空虚之际,慕容秀发号施令,领兵造反,欲一举覆辽,弑君称王。
好在白仇劫后余生,携慕容汐离开断魂崖,寻找时机击败慕容秀,顺势摧毁了慕容秀的叛辽大计。
其后,慕容秀兵败被俘,囚于地牢,但邪教中人出手相救,并在阴处设伏,暗杀了前来巡视的辽王。辽王遇刺,举国同悲,邪教却趁此良机,再度出手,劫走了侯云。
道涯坐于中军帐中,紧皱眉头,推断至此,其中疑点依旧甚多。
其一,辽族与波释靡尼教并无瓜葛,为何其会不惜杀害辽王、两次劫狱,也要帮助慕容秀叛辽;其二,辽营地牢处兵力雄厚、戒备森严,为何邪教中人能两次劫狱如入无人之境;其三,辽王遇刺后邪教暂无消息,其如今又在何处密谋着何等计划?
为了彻查此事,道涯还专门翻阅了不少辽族古籍,但其中并无多少有关波释靡尼教的记载,不过,在掠夺而来的汉人典籍里,倒是发现了一些波释靡尼教的消息。
关于此教的开创者,可谓众说纷纭。有丹道老仙之说,有禅宗高僧之说,有漂泊侠客之说,甚至还有东洋浪人之说,皆无定据……
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教源于西土,兴于中原,数载以前最为兴盛,势倾八荒,甚至曾一度波及到中土汉室和四境诸国。
此教深谙五行之术,圣物则为首任护教四圣以其毕生心血淬炼而成的五行风火令旗,其中木、水、火、土四旗由每任四圣执掌,而主旗金耀旗则由历任总教主执掌。
此外,总教之下,又分东海和中原两处分教,两分教各自提拔教主,与总教保持联系,如此一来,内有四圣扞卫,外有分教护之,波释靡尼教内外便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