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苏府的大门后却没有看到安平居的人,苏漓竟有些不适应,摇头笑笑,苏漓先回漓渊居去找出当年定亲时的信物,得了消息说永安侯府的世子妃亲自带着媒婆来了,苏漓便带着东西去了苏府的花厅,彼时长房夫人朱氏已经将世子妃和媒婆迎进了花厅。
“民女苏漓,见过世子妃,民女方才回府,匆忙间未能前去迎接世子妃,还请见谅。”
“苏二小姐客气了,”世子妃郑氏笑容温婉,声音婉转,瞧着就是个端庄贤淑的大家闺秀,颇有世子妃的气度和风范,“久仰苏二小姐大名,今日总算是得以相见,苏二小姐果真如外界传言那般貌若天仙、水灵秀气。”
苏漓的眉眼微垂,娇柔恬静:“世子妃过誉了。”
“苏二小姐也坐吧,”郑氏转眼看向朱氏,歉然道,“景阳和苏三小姐的婚姻大事本该由侯夫人亲自出面与夫人商谈,但侯夫人近来身体不好,太医嘱咐务必要让夫人静养,商谈一事便由我代劳,不周之处还请夫人见谅。”
朱氏忙道:“世子妃快别这么说,自然是侯夫人的身体重要。这是蔽府三小姐苏婉的庚帖。”
郑氏给媒婆使了个眼色,媒婆立刻上前两步,笑呵呵地将庚帖接了过去。
郑氏柔声道:“我会找个人仔细看看景阳和苏三小姐的生辰八字,不过既然婚事已定,合与不合倒不是那么重要了。听说先前侯夫人已经来与贵府的老夫人定过婚期?”
“这个……”朱氏瞄了苏漓一眼,“是有这么回事儿,定的是在三月初,只是……”
郑氏笑道:“侯爷的意思是婚期就这么定下,不改了。夫人您也知道,我们家三公子都已经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却还不定性,侯爷有意要送三公子外出历练,这事儿已经托人去办了,只是什么时候能办成、办成之后什么时候启程便不是侯爷一个人说得算的,总要讲求个天时地利人和,故此侯爷希望三公子早日完婚,以免到时候赶不及,那可就耽误了贵府三小姐。”
“那就听侯爷的,”朱氏巴不得早些把苏婉嫁过去,若不是因为长媳的职责,她才不会帮二房出面,“不过侯爷要送三公子去哪里历练?婉儿也要跟着一起去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郑氏笑眯眯地说道,“至于贵府三小姐要不要同去就看三小姐的心意了,三小姐若是愿意,就跟景阳一起去,若是不愿意,就留在侯府,我们是不介意的。”
“这样啊,”朱氏的眼珠子转了转,“罢了,这事儿就让他们小两口婚后自己商量着办吧,我这就是操心惯了,让世子妃见笑了。”
“夫人哪里的话,有夫人这样的长辈是三小姐的福气,”郑氏微微抬手,从身后的女婢那里接过一卷婚书,“这是原本的婚书,夫人您看要如何处置?”
朱氏接过那一卷婚书,看向了苏漓。
苏漓看着郑氏,笑容清浅:“原本的这两卷婚书可否交给民女处置?”
郑氏点了点头,和蔼道:“自然是可以的,我想只有亲手处置了,二小姐才能宽心。”
“多谢世子妃成全,”苏漓让竹念到朱氏那里取来婚书,而后将当初定亲时留下的玉镯拿了出去,“这是当年定亲时侯夫人赠与先母的信物。”
郑氏却没有让人去接,只笑着说道:“那玉镯原本就是侯夫人为儿媳妇准备的,便交给三小姐吧。”
她是今日晌午那会儿才听世子说侯爷夺了侯夫人的权,往后侯府里就由她当家,景阳的婚事也要她来主持,又因为侯爷昨日就向苏家承诺今日要带媒婆登门,所以用过午膳之后她就寻了京城里名气最盛的媒婆匆匆忙忙地赶来了,新旧婚书都是世子准备的,独这信物没办法重新准备,她又不想去触侯夫人的霉头,只好厚着脸皮将就一下,只希望苏家不会介意。
朱氏和苏漓当然是不会介意,反正这事儿又跟她们没有关系,何况这事儿双方都有错,双方又都急着完婚,她们哪来的立场去要求永安侯府事事周到?差不多就得了。
“就跟婉儿妹妹说这玉镯是世子妃今日才送来的吧。”苏漓将玉镯放在了手边儿的茶几上。
郑氏暗自松了口气:“多谢夫人跟二小姐体谅,二位请放心,日后我们永安侯府一定不会亏待了苏三小姐的。”
苏漓温婉一笑:“婉妹妹年少,还不懂事,日后要劳世子妃费心管教了。”
郑氏眉目舒展:“苏二小姐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