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李富听傻了,这是拜哪个神显灵了?自己苦日子熬到头,时来运转了啊。他点头哈腰,“大侄子,那叔就谢谢你了。”
沈媛面上却笑着心里骂儿子败家子。她在李家干不完的活,一个月才给一两银子例钱。儿子这钱难道是大风刮来的?
李易道:“叔,明天你就找匠头,咱们一起核计一下,我那房子要马上动工。”
李贵一叠声地答应。
出了李富家,沈媛掐了李易好几把不解恨:“儿子,你知道不?你给他们一半钱就够了,剩下的给娘啊,娘给你攒着。”
“娘,咱不能亏了跟着咱的人。再说儿子有钱,你要我先给你一些。”
“娘不要。”沈媛感觉儿子现在好像有大能耐了,自己见识少,就不再多说。
李富办事够麻利。第二日,两个匠头就到了向阳坳,李易说了几所房子的方位,大小,要求屋子里都盘上火炕,又说了围墙的高度,宽窄。
两个匠头都是干久了的,很快开出了各式材料,需要300多两银子。工钱100两,工匠每天要供饭,不挑饭菜好坏,只是要管饱。
李易估摸了一下,看来五百两银子就能起个大院落了,不由得感到王蹇这银子给的确实不少。
只是给僧兵买吃的花了300两,又留了100两给李胜仁,这笔钱支出后就没剩多少了,钱是真不经花啊。
当下李易预付了一半工钱,匠头们见东家没有还价很高兴,立刻召集十多个徒工清理枯井。
李富表示房料到场付款就可以,李易想了一下,还是给了李贵20两银子,免得什么货需要预付款尴尬。
第二天这工地就热闹起来,100多人忙的热火朝天。
空地上搭了两个大棚子,李易让娘雇了几个村妇,专门烧茶倒水,又置办了几口大锅,每日中午馒头管够,大白菜炖豆腐,里面还切了10斤猪肉片子,吃的这些人过年似的。
沈媛已经习惯了儿子的大手大脚。农村人等闲吃不到肉,李家算是大户,也没有日日吃肉的道理。可是拧不过儿子,只好任他了。
忙着收麦子的李家人才知道李易这边开工了,中午歇晌的时候都过来看,老太君也坐车过来看。
周氏实在搞不懂李易为什么起这样大的院子,尤其那长长一溜儿的房子更让她咂舌。心想这李易怎么去庙里两年就发财了呢?这也太阔气了,这么大房子,谁住啊?还有这馒头和猪肉炖菜,这是要过年啊。你也不请我们来吃,真抠。却不知李易觉得这饭菜太平常,根本没想有什么特别。
老太君叫过了李易低声问道:“易儿,你这是要搬出来住了?”
“嗯。”
太君默然,良久拢了拢白发道:“你大娘不是一个心宽的人,你现在没成年,分家产吃亏啊。”
李易道:“家产我不要。”
“不要啊——不要也好。”老太君拍了拍李易的手,浑浊的目光变得深邃,这孙儿不是几年前的孙儿了,看来老李家要出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