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公匆匆入宫,自打寻回了牧延这个亲孙子,郑国公便渐渐又活跃与人前,也让各个势力关注了起来,尤其是每次郑国公进宫几乎都会给皇帝送去喜讯,所以众人又忍不住在猜测,这一回又与什么有关,能不能抓个边得些好处。
“陛下,郑国公求见。”
“快将人请进来。”皇帝直接放下了手里的折子,这要是换成了别人,皇帝才不着急呢。
“微臣……”郑国公正准备行礼,皇帝就已经走了下来将人扶住了。
“您还是这般,难得盼到您进宫一趟,赐座。”皇帝扶住人,还不忘交待一声。
“君臣有别,此次进宫,也是为了给陛下提前献上寿礼,陛下先看看,老夫一边与您说。”郑国公将手里的东西送到了皇帝面前,也不假他人之手。
皇帝闻言立即好奇了起来,一旁的总管太监想要出手都被皇帝阻止了,准备亲自打开。
“这里面装的都是纸张,分成三等,原本之前便想要献上的,但是不能确定是否能成,为此也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才算是得出了成果。”
“这纸……”皇帝打开后看到是纸并未太激动,随后听到郑国公的话,手触摸着纸张的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
“以后咱们大吴就能有自己的纸了,再也不用花费钱财与人购买。”
郑国公也是激动,百姓并不关注纸从何而来,简单的油纸草纸大吴自己也有匠人琢磨了出来,但是上好的宣纸一直是从他国买进的,有些好纸可谓一纸难求。
与活字印刷术不同,造纸术郑国公并不打算让皇室以外的人插手,所以当初才会将造纸术拦了下来。
“朕要替大吴感谢您。”
“这不是老夫一人的功劳,要真算起来,也是老夫那孙媳妇的功劳,这方子青青不准备自己拿着,而且按照臣的想法,陛下还是握在自己手中最好,不过历来,君不与民争利,这些便需要暗下进行。
这造纸的过程除了这三种上等纸,还有两种普通的纸,老夫打算放到青青名下作为嫁妆,然后以青青的名义开办纸厂,届时会将账册送与陛下过目,陛下意下如何?”
若是将造纸厂交给户部,不知下面有多少人会动心思,一层层的剥削,真正到了国库的却没有多少,这也是国库总不丰腴的原因。
“好,此事就劳烦您帮忙打理了。”皇帝不是傻子,早就想要开源了,光靠下边户部若是有用,国库就不会打仗赈灾的时候就哭穷了,连自己想要给后宫的妃嫔赏赐也只敢给些不能动的死物,皇后为此办个寿宴都是一切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