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教育这一块,就算是孔圣也没李然经验丰富,他很快给出了具体方案,说服了董仲舒。
a hrefot idotzsyotyya
送别了董仲舒后,浩然书院也来人了,来的人叫文天祥。
在这场改革中,浩然书院受到的冲击最大,他们讲究平天下,专除天下妖邪,权势是不大的。
被李然那么一搞,他们所拥有的国家没几个,行走天下还会受到另外两个书院的人管制,没以前那么方便,简直不要太恼火。
文天祥是很想找李然麻烦的,可李然这招以进为退的计策,实在是让人难以去挑衅他。
你反对他搞一视同仁,他就诚恳的承认错误,给出新方案,实在是不太好动手的。
以李然今时今日的地位,要是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就对他动手,恐怕是怎么也交代不过去的。
文天祥只能走了!
最后来的是天理学院的圣子朱洪,这天理学院本来是与皇帝共天下的,世俗势力最大,然后李然搞出不要皇帝件事,他们得益最大。
天理学院可比另两个学院好忽悠多了,他们势力最大,更需要一套好的方法来挑选弟子。
使用考试的方法,学生聪不聪明,好不好学一目了然。
而且李然还给出巩固势力的方法,简言之大学及之前的就归类成蒙学,然后考入儒家学院后才算是真正弟子,以后想主政一方,就要有这个身份才行。
这是简单粗暴的垄断,操作起来灵活,还不用怎么费心去从小培养学生,确实是不错的。
“李院长,你数十年如一日培养学生,是一个伟大的老师,我们天理学院就需要你这样的人加入。”朱洪盯着李然道。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你们喜欢治学,我却喜欢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搞技术才是最适合我的。”李然婉拒了。
朱洪不再劝说,这李然确实是这样的人,儒家也早就拉拢过他,一直都是没能成功的。
既然他只愿意这样做,而且还做得很好,那就由着他,毕竟儒家也希望百姓生活过得好的。
三大书院都同意了李然的改革方案,这件事也就顺利推行,
这个世界的气运应该是与治学有关,先前李然搞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