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之下,本来和南明永历皇帝说好的两路进军的计划,就被郑成功给耽搁下来。
最后两路进攻的计划,只有人家李定国出兵了,而且攻进了广东,不过最后由于丁少力寡,再加上粮食不济,以及孙可望在后边扯后腿,所以作战失败。
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进攻广东失败,但是南明的实力还没有太大的损耗,还是可以继续北进给刘海以强力的支援的。
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永历皇帝竟然给李定国写血书了。
这位皇帝再也忍受不了孙可望的专横跋扈,所以写血书要求李定国前来救自己。
而李定国要说打仗的能力上那是没得说,但是要是在政治斗争上他却是一个小白。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是顾全大局的话,就应该暂时将这血书搁置下来,然后招兵买马全力北伐,等到实力壮大之后再行事不迟。
可是李定国却做了一件蠢事,他只带着六千兵就孤军深入,凭借着他强大的战斗力,愣是把永厉皇帝救了出来。
永厉皇帝是救出来了,但是他和孙可望却成了死敌。
说实话,这时候的永历皇帝也没有完全摆脱傀儡的命运。
李定国虽然把他救了出来,但是一切军国大事却落在了李定国的手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定国被永历皇帝封为晋王。
这一下刘海为南明争取的时间以及回旋余地,完全的被南明的内讧和愚蠢给前部的浪费了。
就在南明内讧的这段时间,洪承畴和吴三桂重新带兵进入了南方,再一次压制住了南明的嚣张气焰。
不过这个时候还有李定国在前边顶着,李定国还是威震华夏,就连洪承畴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是一点点的蚕食李定国和孙可望的实力和地盘。
北京城中的顺治皇帝虽然年幼,但是在他的母亲的帮助之下,对当前的局势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他知道现在他们满人已经失去了老巢,为了不让汉人能够推翻他们的统治,所以八旗兵开始慢慢的收缩,让汉人的绿营兵顶到了前方。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满清现在也无力对南明的李定国孙可望等不发动决定性的战役,只能是暂时的维持现状。
整体上来说整个中国本来应该陷入了平静,但是刘海这一边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
那就是在北方的俄国老毛子,开始露出了他北极熊的利爪。
17世纪40年代,沙皇俄国就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建立雅克萨等殖民点,屠杀当地军民。黑龙江流域在当时属于清朝管辖,恰逢此时清军入关,忙于统一中国的战争,因而后方空虚,无暇顾及俄国对东北边疆的侵略。
到了50年代,俄国的扩张日益猖獗,以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为首的沙俄哥萨克军队由黑龙江入侵松花江,沿途烧杀抢掠。
这时候,清朝与南明的战争如火如荼,东北的八旗军几乎被全部调入中原,兵力极为空虚,1647年宁古塔只有130余名驻军,无法有效抵御俄国入侵。
1652年,清将海色等与俄国交战,清军失利。在面临沙俄侵略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开始采取相应对策。
但是还没等他们想出办法来,刘海已经攻入了辽东,因此之后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刘海入侵辽东,在控制整个辽东的过程之中,对于北方黑龙江地带是有些鞭长莫及。
正因为是这样,让南下的沙俄先遣队是更加的肆无忌惮,那些边界的老百姓几乎都被他们抓成了奴隶。
如果刘海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话,这个时期的满清应该会组织第一次的罗禅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