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未言明,谢崇椋却看懂了,笑着安慰:“无妨,有时祈焉书院的面子还要比县衙管用些,况且……”
顾玉潭明白了,祈焉书院毕竟桃李遍天下,往届毕业生少说十之一二已在朝为官,胡家再势大也得罪不起。而谢崇椋本人又是新科榜眼,回丹县做个小小主簿是他的选择,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的前程不可能局限在这偏隅丹县。
茂栗离得不远,听清了自家公子的话。心下想着顾娘子只怕还不知道自家公子这一石三鸟之计,第一便是借这道政令为顾娘子出一口恶气。公子专门在政令前加上“盖因胡家恶奴之事”,试问张贴出去后,谁不会好奇地打听一二,看看这胡家到底是出了何事?
第二便是年节一过春耕伊始之时,胡家便又要去许多农家预定小麦。因整个丹县的酒坊和一大半的磨坊都被胡家垄断,因此胡家几乎收购了丹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小麦,他们将麦价压得极低,往年还闹出过不少强买之事。谷贱伤农,自家公子自进入县衙后,查看账册多番了解,气得睡觉时都在磨牙。这次政令一出,既打压了胡家的嚣张气焰,也是给他们一个警告。
至于这第三嘛……
胡家野心不小,多年前与褚家联姻,靠着褚家的帮扶步步做大。如今刚刚略有薄名,便想故技重施,再与祈焉书院结上亲家。要知道聆雅先生曾多次担任院试评卷,漳城知州也对他尊敬有加,自家公子又是新鲜出炉的榜眼,前程不可限量。
想到这儿茂栗心中就冷哼一声,当初京城放榜时,自家公子可是一甲中最年轻的。左边一位年近五十的状元郎,右边一位三十出头的探花郎,且其余两位都是已有家室。只有自家公子才二十二岁,又未曾成家,一时间多少勋贵都盯上了他,拜访者络绎不绝。
也就是自家公子跑得快,被陛下连夜召见后,没几天就拉着传胪出身的柏安少爷一起溜回了漳城。那么多的官宦家小姐,自家公子都看不上,凭他胡家这样品行不端素有恶名的商贾,也配?
茂栗思索间出了神,直到自家公子连着叫了他几遍,才反应过来。
“这傻小子,发什么呆呢?”谢崇椋笑着斜了他一眼,“还不把我给顾娘子准备的礼物拿过来?”
茂栗回过神,赶紧打马背上卸下个小包裹拿过来。
顾玉潭看着那包裹,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上次谢崇椋送包裹,便是送了她一个月的考评冲刺大礼包,那这次呢?
打开包裹,看到不是书籍,顾玉潭先松了口气。不过,这厚厚一摞宣纸是?
“我看了你在书院中的试卷,字迹的确进步许多,然则只是娟秀工整,尚缺了几分颜筋柳骨。明日玄律考结束后,书院会放二十天的冬假。顾娘子将这些纸练完,想来字迹便很能见人了。”
顾玉潭目瞪口呆,看着那目测有五十余张的八开宣纸,这是她的寒假作业?
偏偏茂栗还忍不住补充:“这些宣纸是我家公子亲自裁剪,还描了格子,顾娘子快收下吧。”
谢崇椋又斜了他一眼:“多嘴。”
茂栗笑着佯扇了自己一下:“是,是,小的多嘴。”
顾玉潭叹口气,人家谢老师这般用心,她若不领情就太不知好歹了。
看着顾玉潭努力拉直嘴角的模样,谢崇椋不解,试探问道:“顾娘子不觉得惊喜吗?”
顾玉潭呵呵干笑:“惊喜,惊喜,十分惊喜。”
很好,她的经历可以去写本书了,就叫废柴学生与她的上进老师,哦,对了,再外加一个神一般的学霸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