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赵妈整理箱子时,秋棠发现里面塞满了厚衣服,颜色俏皮,款式也新颖,一看就是她这个年龄阶段穿的。
还没等她问,赵妈就说是带给她的。
农村偏僻,经济条件也差,赵妈怕她不好买东西,冬天来没衣服穿,特意从宜城带过来的。
除了厚实的衣服,还有一些瓶瓶罐罐。
秋棠打开看了,里头装的都是白参、阿胶这些补品,还有零嘴蜜饯。
难怪箱子那么重。
她看了眼在屋里忙活的女人,总感觉这是给她过来送物资的后勤部大队长。
秋棠心头暖暖的,“妈,你别忙了,喝口水吧。”
她从柜子里拿出桂花蜜,舀了两大勺在杯子里,热水倒进去后,桂花的清香混合着蜂蜜的甜味儿,不一会儿就出来了,她拿勺子搅动两下。
转过身,发现女人在整理她的书桌,口中念念有词:“你这不会收拾的毛病还没改,看看这桌上乱的。”
书籍、罐头、纸笔还有女孩子用的头绳,零零散散铺在桌面上。
“妈,我那是方便取用。”秋棠瞥了眼,没管。
赵妈只当她是在狡辩,也没理她,把散落的纸张对齐放好。
秋棠端着杯子走近,余光看见书籍下露出一角青色的纸片,看样子像照片。
?
照片!
她想起来了!
上次从照相馆拿回来之后,她和程朝阳一起选了张各方面最佳的照片,预备过年带给赵爸赵妈瞧瞧。Μ.
后来她也没收好,直接把照片放在书桌上,压根没料到赵妈会过来帮她收拾桌子呀!
这要是被发现,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眼见赵妈拿起那本书了,秋棠不由得紧张起来,她忙冲过去一掌按下去,将手里的桂花蜜水塞到她手中,笑吟吟道:“妈,你歇歇,我来收拾就好。”
“还知道心疼妈了。”
赵妈嘀咕着接过杯子,朝椅子的方向走去,倒是没硬要给她收拾。
秋棠见她离开,背对着人,立马把照片夹进书里,再将书往抽屉最靠里的地方一塞。
直到抽屉关上的那一刻,她吐出了一口浊气。
有惊无险。
母女俩又聊了会儿。
临近中午,秋棠叮嘱赵妈在房里歇着,自己进厨房准备做饭。
程奶奶说她来做饭,秋棠拒绝了。
倒不是怕程奶奶做的不好吃,而是担心她舍不得放油盐,老一辈过日子都扣扣搜搜的,习惯了。
赵妈第一次来荷花村,大老远地,是该弄些味道好的饭菜。
恰巧她前几天在供销社买来不少好东西,要烧出几道好菜,还是挺简单的。
秋棠把厨房地上装水的瓢收好,屋顶里漏雨地方的瓦片都被程朝阳挑拣好了,也没了滴答滴答的雨声。
刚清理好灶台,远远看见程朝阳在雨幕里拎了两条鱼过来,鱼尾还在动,显然是刚抓来的。
程朝阳收好雨伞,问道:“怎么不在房里陪着你妈?”
秋棠将手上的水渍擦在围裙上,“快到饭点了,我让她歇歇,自己出来做饭。”
指了指他手里的鱼,问:“你下河抓的?”
荷花村那条河里鱼不少,之前程朝阳老下河去抓,后来忙着做生意,抓鱼的次数也就少了。
秋棠想起河水上涨的事,语气略带责备道:“现在河水又急又深,而且感冒还没好,你也太胡来了。”
程朝阳听她教训一通,抿嘴笑了下,“钓的。”
听他说是钓的鱼,秋棠的脸色这才好些。
他晃了晃手里的鱼,讨好道:“给你妈弄来的下饭菜。”
秋棠心想,他倒是有做女婿的觉悟。
程朝阳准备把两条鱼都杀了,她怕都弄了会吃不完,就选了其中一条个头大的用来做菜,另一条放进盆里先养着。
两人开始分工合作,程朝阳劈柴烧火,偶尔还帮她打打下手。
秋棠将晒得半干的酱肉切出来一盘,铁锅烧热,加豆豉和辣椒爆炒,肉香不一会儿就弥漫开来。
等肉盛出锅,程朝阳的鱼也处理好了。
秋棠手起刀落将鱼头斩下,先在锅里焯上一遍,再加水炖汤,这样的汤汁容易炖出奶白色。
趁着炖鱼汤的功夫,她将鱼身改花刀,用酱料涂抹一遍。先用油炸,然后再在锅中加清水,放入炸好的鱼,起锅前倒入淀粉勾芡水,撒上花椒和葱花,整个厨房都香香辣辣的。
另外炒了一道青菜,她猪油放的足,青菜炒出来油亮亮的,看着就爽口。
秋棠将菜热在锅里,让程朝阳在灶肚里放点柴火,等四妮放学回来就可以开饭了。
厨房外的赵妈见她女儿正指挥着程家那小子忙上忙下,暗暗叹了口气。
不多时,两家人坐上了饭桌。
赵妈捧着饭碗,认真看过饭桌上的食物,想起她刚刚在厨房那股子熟练劲儿,扭头问:“棠棠,你什么时候会做饭了?而且手艺这么好。”
秋棠夹菜的动作顿住,原身十指不沾阳春水,别说做饭了,菜都没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