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娴认为这是捧杀之举,毕竟她穿越之前的历史中记载就有不少这样的计策。
大皇子的名声本就好,现在如火如荼俨然有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象。
若是有人在其中再加一把火,大皇子的处境堪忧。
抱着这样的想法,秦晓娴立即进宫去找皇后把心中猜测说出,又道:“娘娘得尽快想办法阻止此事,否则太子和二皇子被人提醒了,战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听完她的话,皇后认为这是皇帝的意思内心止不住发寒,“老大早就是众矢之的,本宫和他已经无路可退。”
“难道陛下是始作俑者?”秦晓娴见她态度不对,顿时有了一个猜测。
皇后不承认也不否认,但她沉默的态度已经说明所有。
秦晓娴的心不住往下沉,如果是皇帝在算计大皇子,皇后确实是没有办法阻止。
“你先回去吧,这事我会好好想一想,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拼了一条命也会保护好老大。”皇后脸上尽是苦涩。
秦晓娴想要安抚她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只能离开皇宫去找谢琅。
但谢琅这时已经在战王府,他也猜到了外面的议论因何而起,直接建议大皇子远走边关,韬光养晦。
“你不在京城,陛下就不会感觉到威胁,你和皇后的处境或许会好一些。”
大皇子也猜到了皇帝的用意,对他这样的手段特别失望。
如今听到谢琅的建议,他一点都不见得开心,反而带着浓郁的苦涩。
“只要我还活着,父皇对我的戒备就不会减少。”
“更何况我打败了北元,父皇铁定会把我当成靶子,让太子或者是二皇子对我出手。”
“换一句话说只有我死了,父皇对我的怀疑才会彻底消散,否则我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看透皇帝的心思后,大皇子太懂他了。
他心中很清楚皇帝用这样的舆论不过是想让太子和二皇子恨上自己,皇帝是不会亲自对自己出手的。
除非太子他们没用,自己手中的权势越来越大从而将他威胁到了,他才会对自己狠下杀手。
“谢琅,我已身处局中,与人不死不休才是我的宿命。”
大皇子通透的话太过诛心,谢琅辞别了他来到秦家,脑海中也忍不住回想他的话,神色不自觉带出几分同情和茫然。
秦晓娴没有在谢家找到谢琅,便回了家恰好碰见谢琅。
她高兴的走过来却发现谢琅的神色不太好,忙担忧地问:“你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听到她关切的询问声,谢琅回过神来目光定定地看着她许久。
久到秦晓娴的眼中的担忧越发浓郁,他才将大皇子的话说出,然后感叹道:“大皇子对局势的忧虑并不比我们少,可他从未在我们的面前显露过。”www.
秦晓娴想到铁面御史对自己和谢琅的弹劾,心情变得越发复杂。
“我们效忠大皇子,大皇子也在尽自己的所能保护我们。或许是因为他身份尊贵的缘故,我们就忽略了他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
“却不想大皇子在面对疑心病越发重的陛下时,他心里的烦躁和痛苦远远比我们多,可他从来没有在我们的面前显露过一丝,他就好像是可靠的靠山,足以让我们安心的做着自己的事。”
“如今陛下再次出手,大皇子对他失望自然就流露出了几分外人不可窥见的脆弱。”
“这时我们才知道大皇子也是凡人,他是我们的同龄人,他内心深处的寒心和难受不比我们少。”
沙哑着声音把话说到这,秦晓娴的情绪不自觉低落。
她显然是想到了皇后。
皇后听了她的话瞬间就猜到了皇帝的身上。
她作为曾经将真心托付给皇帝的人,她心里对皇帝的失望和寒心程度又怎么可能比他们低?
她不曾将自己的情绪外露,何尝不是在压抑着自己,然后做一个端庄稳重的靠山让秦晓娴安心。
“皇后和大皇子都是好人。”秦晓娴连连叹气,“陛下配不上他们。”
“配不配不是我们说了算,毕竟他是帝王,不管是皇后娘娘还是大皇子都得想办法讨好他,才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谢琅音调不自觉加重。
秦晓娴知道他的心情不好,有心想要安慰又不知从何安慰起,只能陪他陷入沉默中。
不过她却想起了历史上的皇子皇孙们,他们中除了死去的人,即使远在封地,他们本人以及子嗣后代也被帝王忌惮。
到最后他们不造反就只有死路一条,造反的话他们只会死的更快。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朱棣那一干兄弟,除了朱棣天命在身外,其他人死得一个比一个惨。
秦晓娴现在就觉得当今的皇帝跟建文帝朱允炆没什么两样,大皇子会不会是朱棣,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