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来逢龙王送子,幼时得异族亲人(1 / 2)

章鱼修仙录 出入之间 2039 字 2023-05-26

以渔村位置特殊,远离大陆,与世隔绝,历史上的多次改朝换代都没有祸及此地,未经战火摧残,村中建筑古籍保存完整。近现代以来,又得政府大力扶持,凭借村中传承的观海术,加之现代渔船,村中生活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

村中设有一座上古传承下来的文物建筑,名为“观海阁”,得益于每代必有一个的继学者居住其中,少有修缮,保存完好,现在看来依然有着浓浓的古意。继学者之名取的是“为往圣继绝学”之意,继承的观海阁,更是观海阁中的传承。村中的观海术都是在此处由继学者教授而来,一代代从未断绝。古时出海危险重重,故继学者这个传承者职业的要求就是一生不得出海,除非有继任的继学者。在海岛,不能出海便意味着没有收入,故而继学者自古以来都是由村里共同供奉的,也因此继学者有个硬性规定,那便是不可结婚生子。这是一个现在看来比陈旧的规矩,但对于心思淳朴物质匮乏的古人来说,这个规矩可以很好的防止世家垄断观海术,因为观海术必须由守村人亲自传授,不然即使熟练运用几十年的老渔夫,教导他人学习时依然会让人云里雾里。

况且,没有人愿意永代供养一家人,即使是继学者。

其实最开始本没有继学者的,但观海术传承过程中因为所学所感不同,各家理解经年累月之间竟天差地别,出海时因此发生了好几场大祸,死了不少的好渔夫。直到后来有一位才情天赋非比寻常的赵姓村长深感此事不当,遂集百家之言,融会贯通,考古较今,终成一家之言。观海术最初由仙人口述与先民,先民言传身教下来,已不知其最初面目。这位赵村长的还原得最是接近传说描写的“嗅风知云雨何至,闻潮知浪来几时,尝水晓鱼群聚处”,便保留了下来,而后发展成为了观海阁,由观海阁统一传授给村民,以防传承有失,故而历代继学者便也是村长。

成为继学者的方式并非强迫的。当守村人觉得自己应该收徒的时候,便会告知村子里面,村里面适龄少男少女愿意的便会到继学者那里接受考验和观察,最终选出最合乎自己心意的一个传承者,成为下一位继学者。年龄要求很是严格,要求少男在二八,即16岁,少女要求在二七。据守村人的说法,男子二八精气溢泄,女子二七天葵至,这个阶段的少男少女,身体正发展到可以生育的阶段,故而生命最是欣欣向荣,很适合传承和教导功法。但也并非绝对如此,如果继学者遇到非常合适的继承者时,倒也不会墨守成规。

当代继学者项祥仁便是十六岁被师傅选中的。他是一个身体精瘦的老头,被打理的一丝不苟的白发中夹杂着一丝丝黑发,双眼黑而圆,不大,但很有精气神。常年的海风吹拂在他的脸上凿出了道道皱纹,但黝黑的皮肤看起来并不干瘪。笑起来时眼睛眯着,黝黑的脸上扬起热情的笑容,看起来和蔼可亲。村里不管男女老少都爱叫他老项,他每次也都笑呵呵的应下来,久而久之村里人就只知道他是老项了。

老项是最后一个继学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钢铁巨船,天气预报等的出现,为出海者提供了的安全保障。这是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每家就那么两三个孩子,少的甚至只有一个独苗,而十四六岁的孩子,正是上学的好年级,很少有父母愿意将孩子托付给老项当继学者。而余下那些适龄报名者中,不是心性修为不过关,耐不住长达五年的艰苦修行,就是父母送过来不久便反悔了,以上学为由又领了回去。

老项师傅是个开明人,眼瞅着自己收了老项之后,老项要收不到徒弟了,索性将观海术拓印成书,分发给了村中人家。但不成想,这书嘛,大家都当成了好东西,但都没人有功夫去学。放到家里当成了宝贝,想着反正有书在,传给后代学吧。如此一来,长此以往,反而更是加快了继学者的衰落。

????????????到了老项师傅去世后,老项便也不再想着收徒了,直截了当的表示他将是最后一任继学者,此后这个传承制度将不再存在,各家把书收好吧。继学者这个从前比重要的职业,随着他的老去,正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了。老项是个开明的人,对于继学者的现状文绉绉的表示“应运而生,因时而去”。

建国后观海阁变成了文化古建筑,老项因为熟悉观海阁,而被当地政府选为古建筑管理员,从此住在自己家里拿工资。老项知道这是村集体推荐自己的,为了儿女的他可以安享晚年,平时嘴上不说,心里都记着呢。

老项从继学者位置光荣退休后,生活较之以往没有并没有区别,一早便出发前往海边,只要是晴天,太阳刚冒头在海边准能找到他。本着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的原则,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海边晨练。用老项的话来说,这叫修行。

昨夜的暴风雨大概下干了天上的水,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旭日初升,海边一穿着白色练功衣的老者摆出了一记太极起势,接着行云流水的一套太极拳打完,算是完成了今天的热身。暴雨时海风海水湿润,夹杂着大海的狂暴,而雨过天晴后的海风海水最是清新,对于练过观海术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更是强烈,正是练习的好时候。他习惯每天清早来这边判断今日的天气如何,然后回去时告知村里人。说起老项的观海术,村中人不夸,百试百灵,不愧继学者之名号。

但今日的海风却出乎这个继学者的意料了,今日的清新海风中竟夹杂着一缕缕昨日狂暴雷暴的气味。

心中疑惑,面上不动声色,循着这味道沿着海边找去。循着气味走到了尽头,遇到了一片礁石滩,越是靠近气味便越浓郁。

“这片礁石滩地势综复杂,地处偏僻,平常少有人来,更别提这莫名其妙的气味了,别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老项嘴上嘀咕着,腿上却没停。他师傅告诉过他,暴雨过后,观海术若是还能嗅到雷暴的气味,恐怕不是一般的东西了。儿时听过就算了的故事,没想到到如今这个岁数了还能去验证一番。

小心翼翼的穿过陡峭的礁石滩,接近了雷暴气味的源头。等看清是什么东西后,老项心头一颤,这哪是个妖物啊,这分明是个小娃娃啊!看上去是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娃,小脸肉嘟嘟的,看上去一米多一点高,身上光溜溜的,就这么躺在礁石滩上的水洼里。

老项赶忙上前查看,摸了摸小娃子的手,温热!他心中一喜,还有救!

但随即想起昨夜的狂风暴雨,若是遭遇海难被海水冲过来的,身体根本不可能是温热的。但倘若是今早被人放在这里的,即使是遗弃的,也不可能就这么丢在礁石滩的水里。老项心里一颤,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看起来人畜害的孩子。那么这个仿佛凭空出现的男娃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正当老项心里正天人交战的时候,这小娃娃嗯的一声,睁开眼睛醒了过来。

老人赶忙瞪大眼睛看了过去,但当他看到小娃娃那双眼睛之后,脸上略有狰狞严肃的表情渐渐柔化了。他活了很有些年头,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从没见过这样的眼睛。那是很普通的黑色,但那双眼睛就如同雨后万里云的晴空一般,干净,纯粹,没有一丝尘埃。被这么一双懵懂的眼睛盯着,看着眼睛里流露出一些的害怕之意,老项只觉得像是犯了什么过一般,不愿再瞪着他

这时候什么诡不诡异的也不想管那么多了,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儿女,如果有一个这样的乖孙,就是死也能含笑九泉了。

看着小娃娃眼睛里的害怕,老项尽量的摆出了平生最慈祥的笑容,笑眯眯地说:“乖乖,跟我回家做我孙子怎么样?”

小娃娃怔怔的看着老人笑得皱在一起的老脸,黝黑的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珠子,眼中的惧怕之意渐渐的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笑意。

“呵呵”小娃娃笑着伸出双臂,眼里的笑意很纯粹,一丝丝的,像糖一样甜。

海边风大,老人把练功服的白色衬衫披在了孩子身上,把孩子抱在了怀里,向着村子里走去。路上孩子再没发出过声音,就这么拿他那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的看着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