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章 全面抗战(1 / 2)

谍海偷天 粉色袈裟 0 字 2021-03-25

大汉奸顾南竹死了。</p>

全家被杀的一个不留。</p>

现场,只留下了一张纸条:</p>

“汉奸的下场”!</p>

谁都知道这是谁做的。</p>

但谁都没有渲染此事。</p>

巡捕房也一样。</p>

在巡捕房的报告里是这么写的:</p>

根据之前顾南竹之子顾嘉轩被绑架案,以及劫匪索要巨额赎金来看,应该是顾家拒绝了绑匪要求,致使绑匪恼羞成怒杀害人质。</p>

至于那张“汉奸的下场”纸条,初步判定是绑匪为了转移视线而故意留下的。</p>

骗谁呢?</p>

可案件就是这么认定的。</p>

工部局警务处开始在公共租界通缉那些子虚乌有的劫匪们。</p>

怎么分析都行。</p>

报复、故意的。</p>

反正警务处就是这么做了。</p>

非但这么做了,而且还做得理直气壮。</p>

这件案子,必然永远都成为“悬案”。</p>

这也是工部局对于日方的一种报复手段。</p>

此时的公共租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枪击、暗杀案。</p>

中方和日方特务间的火并,已经到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p>

谁会去管一个汉奸的死活呢?</p>

……</p>

丁远森出院了。</p>

他上演了一处好戏,使得军统局第二处上海区,在与日方的冲突上占据了一定的上风。</p>

至少,那些巡捕们不会来捣乱了。</p>

不过,不全都是好消息。</p>

最起码在北平那里,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p>

7月27日中午,日方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令向中国军队发起总攻。日军随即向宋哲元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他撤出驻守华北的军队。</p>

当天深夜,无路可退的宋哲元与29军将领一致表示,决心固守北平,誓与城垣共存亡。</p>

随后,宋向全国各界发表了自卫守土通电,称“国家存亡,千钧一发”。</p>

这时,中日双方军队的注意力已经全部集中到了南苑,29军在北平的大本营。</p>

战斗打响,首先进攻的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率先突击南苑的学生兵驻地。</p>

这些学生兵都是18岁以上、初中毕业学历,一经考试录取,学制至少两年。课程设置很全面,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待遇也很优厚,每月津贴3元,毕业后马上成为准尉军官。最终招收了1500人,成立军事训练团。</p>

由于装备短缺,学生兵们一直没有配备武器。直到“七七事变”之后,他们才真正被武装起来。</p>

每人发了100发子弹,4颗手榴弹,每个班配备一把轻型机关枪,开始练习射击和投弹。当然,还有每人一把明晃晃的大刀。</p>

学生兵阻击日军精锐,虽然伤亡惨重,却始终没有后退。</p>

按照日军参战官兵的回忆,整个平津,打得最惨烈的就是南苑之战。</p>

连日军中著名的勇将、当时担任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的一木清直,在卢接受《朝日新闻》采访的时候,也不得不对学生兵们在南苑的英勇奋战表示钦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