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有点大,我们说小的,可以先从顺应身边的势做起。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势力场里,比如你单位的领导就是势,你可以不顺着他,但决不能逆着他。你得罪他一人,反扑过来的是一群人,甚至是组织出面来镇压你,这就是势力。大家都说张三好,你却偏要逆着来,你说你是顺势还是逆势?自古以来小人得志,我们不能说小人就做得对,起码人家懂得顺势。”
“嗯,我吃过亏。”张海潮突然想到了自己,与领导叫嚣,便是逆势疑。
“你需要做的是事儿,而不是与谁为敌。再来说能做什么。在生存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优先考虑生存,这一点可厚非。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一旦具备了一定条件,我们再考虑另一个层面上的能做什么。同样,这里需要另一种能力——向内观照的能力。以明净心观照自己,不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把自己放到能感知的环境里,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货色,考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客观评价,不能臆想。”
张海潮不敢插嘴,只能点头。
“这叫审势与观照。”
张海潮又点头,但他也有好奇,老杨朋友是成功人士疑,他看他说的头头是道,做哪方面却是个谜,忍不住问道:“成总,能不能冒昧问一下您主要做哪一方面?”
“我现在爱好广泛啊。哈哈。没饭吃的时候做废品回收,后来有机会回收废旧设备,房地产,境外投资,辗转做了很多事情,现在都已经过时。现在……专注于做事。”
“为什么不先做大?那样的话能做的事情就会更多。”
“你怎么知道我不够大?……在你的眼里多大算大?”
“呃……不好意思,冒犯到您了。”
“谈不上冒犯,我怎么会被你的一句话冒犯呢?事实上,民间有很多人专注于做事,有些人的力量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得多,我也只能碰到皮毛,以你的层次,根本就不可能看到。”
“是传说中的隐世高人?”
“也是也不是,以出世心为入世事。小杨可以把你托付给我,如果托付给这些人,他们对你理都不会理。”
“为什么?”
“撞了南墙都不能觉悟,别人怎么能渡?面对众生,佛祖的能力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直到此时,张海潮才明白,原来老杨朋友所说的“救人之道在于见死不救”是这个道理。他说:“以出世心为入世事,这是做事儿的原则么?”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些人比我们看得明白。”
“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武汉这次疫情,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小张,你杞人忧天啦。人类才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离灭亡还差得很远。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政府消灭疫情的能力。你只管做事,切勿操闲人心。”
“可疫情这样发展下去,有什么想法都做不成。”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你认为的死局,别人可能认为是机会。”
“即便有挣钱机会,还债的周期也会变长。”
“我还是劝你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有些东西既然决定不了,就交给天意。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张海潮又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担心用,该发生的总要发生。
……
后来,小杭开车将张海潮送至火车站。车上,小杭给张海潮看了一张照片。张海潮接过手机,上面出现的正是自己那个出国的朋友,他穿着黄马甲,坐着老虎凳。小杭告诉张海潮,他的朋友犯的帮信罪,春节悄悄回国探亲被逮。小杭说:“你朋友命好,是帮信,比我哥强多了。”
张海潮不知道什么是帮信,又拿起手机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