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寒地寒城(1 / 2)

福王仙途 景关 2109 字 2023-06-18

路途遥远,余仁对这条道路再熟悉不过,以他的功夫最多十五天便可到达。可此时福王拖家带口的行军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来,已经走了两月的时间还有小半的路程。

好在都是自己人,一路上倒也不寂寞。沿路的城池知道是福王路过都纷纷赶来劳军,余安没封福王的时候名气就极大,如今封王更是名震大夏国。每个城池都送来各自的心意,还有百姓的问候,余安重用年轻的才俊,经过大力改革让百姓们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百姓感恩余安,大夏人不知。

再走十天,人烟渐渐稀少,天气也越来越冷。寒风迎面的时候让人几乎站立不稳,好容易找个避风的地方安营。每人都的晚饭都加一碗热汤,总算暖和过来。

“仁叔,这里平常都是这样?”

“也不是,这种大风天气每个月都是固定两次,前面一百里就是一座城池,叫做寒城。当年大哥的副将周安就驻守在那里,不过现在寒城已经是王爷的领地了,真是想不到,转了一圈反倒要在此地安家了。”

“哦?寒城很冷吗?”

“还可以,寒城虽然破旧,可方圆五百里植被茂盛,四周都是一种叫寒树的高大树木,那寒树极其耐寒,生命力格外坚韧,千百年来一直帮着寒城抵挡风寒。再往北一百里就是一座雪山,翻过去就是极寒之地了。地缘极广,边际。那里只有极少的地方可以种一些薯类,全靠狩猎和采一些铁矿来换取食物和盐。”

“他们为何不种植寒树?扩大了种植面积不就行了?”

“这!!王爷,寒民多数都是野蛮人,虽然在大夏,可始终难以王化,我听大哥说过,怎么大夏禁止他们发展,否则就不给他们盐巴。要不然让他们发展起来始终是个变数。”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还是王爷读书多,正是这个意思?”

“哎!多虑了。我认为只要自身强大,可以让所有的百姓,也包括寒民,都能吃饱喝足,谁愿意造反打仗啊。”

“额~~这个属下不懂,只知道寒民固执野蛮,王爷去了就知道了。”

如此过了一夜,太阳初升,风也停了。值守的士兵来报:“王爷,寒城守将周安求见。”

“周安?有请!”

“是!”

一个膀大腰圆的将军穿着铠甲来到大帐,先是和余仁点了点头:“末将寒城守将周安叩见福王爷!”周安纳头便拜。可福王早有准备,抢先一步上前将周安扶住。

“周将军万万不可!当年得你护送本王才恙,老实听余仁说将军勇冠三军,今日一见果然威武,请坐吧!大双,上茶。”

“多谢王爷。”周安落座,仔细看看余安,真有几分当年虎威将军的影子,颇感欣慰。“王爷,末将军务缠身,不能常去皇城拜见,真是罪过。”

“周将军说这就客气了。倒是周将军为了当年一事受了牵连,十五年驻守寒城,真是辛苦了。”

“呵呵。周安十五年,依然是副将。可王爷~~真是不敢相信,若不八百里快骑来报说寒城已是王爷的领地,周某真是~~余将军在天有灵啊。”

“嗯~周将军,等和你交接完毕,我即可修书一封给兵部尚书,说什么也要给周将军安置个肥差,哈哈哈哈!”

“末将不是这个意思,久不与人打交道,反而觉得这里清闲。不知王爷能否和兵部说说,就让末将追随王爷如何?”

“哦!周将军有所不知,因为周将军乃是兵部的副将,若是陪我留下怕朝中多有闲言。陛下虽然英明但也不好偏袒,到时候若是兵部扛不住压力强行将周将军召回~~~那就真是孤立了。依我之见还真不如交接之后立刻返回。我保你一个二品将军岂不美哉?”

余仁在边上眼光一闪,却没有说话。

“这~~”周安明显犹豫了,可还是这个二品将军让他动心。“如此就多谢王爷美意了。”

“客气客气!”

周安出去安排带路的事宜,余仁不解的问道:“王爷,这周安也是大哥的老部将了,人也可靠。凭王爷在皇城的地位,留他不难啊?为何~~~”

“呵呵,为何不留他,对吧?”福王微微一笑:“仁叔,不留他有两个原因,第一,凭他的地位,驻守十五年,总能想办法找到给我换取药物的方法,我看你十五年的奔波,想必他未曾帮忙吧!不是我气量小,这证明他能力不够,也从未竭尽全力。我猜他必然和寒民极为对立,留他反而会影响我和寒民的接洽。”

“这~~~确实如此,王爷好眼光。”

“第二,这周安久居寒城,说他根深蒂固也不为过。万一不听指挥,有你和先父的关系反而不能拿他怎样,岂不是自寻烦恼?看在你的面子上许他一个二品将军不过一句话的事,反倒能让他全心全意的交接,这不是一举两得吗?留他作甚?”

余仁有些转不过来,片刻之后竖起一个大拇指。福王哈哈大笑。

周安带路,行了百里远远看见一片绿洲,到了近前福王啧啧称奇,那寒树果然名不虚传,两人合围才能保住,足有两丈高,远处的寒城被周围种植的寒树包裹严实难怪不冷。

到了寒城下,迎接的官员早就分作两排,福王到时都跪拜在地高呼王爷千岁。只见寒城有三丈高,可面积不算大,说是城池却有些寒酸。城墙的颜色很是奇怪,看样子是一些黑黑的石头堆砌而成,虽然结实但丑陋至极。

不出福王所料,交接极为顺利。周安事巨细都详细说明,寒城奇葩的很。没有城主,只有将军府,城里只有一个药铺,一个铁匠铺,一个杂货铺也都归将军府管,生活极为单调。原住的百姓也只有一百万,大都是靠着城外方圆五百里靠近南边的土地上务农,倒也都能温饱。读过书的几乎没有。出人意料的是城主府居然大的离谱,足足占用了三分之一的内城面积。

这是个什么地方,福王一阵语。

大宴了一日,福王当着周安的面写下文书给兵部尚书周默生,不外乎赞扬周默生治军有方,劳苦功高之力,保荐其做个二品的将军。王印一盖交与周安了事。周安自然是千恩万谢,可他却没看出文书的玄机,落款的地方写的是余安,而不是福王。写余安就是以个人的交情示意周默生适当照顾,也是说这周安不堪重用。若是落款是福王,则是表示推荐的此人是个人才,公事公办应当重用。这官场高层的套路周安如何能懂!

周安急不可待的带着两万驻军返回皇城,走的时候两辆大型的马车吱吱直响,可见里面的金银可不在少数,余仁暗暗摇头,他也看见了城内的居民大都衣衫褴褛,暗中赞叹福王眼光果然毒辣,这周安万万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