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踩着纷乱的大雪回到自己的院子,雪已经小了很多,天空依旧晦涩。
不过李丹的院子里却是热闹异常,李丹的母亲在板升城听说萨日朗怀孕了,急急套上马车不顾风雪也要来照看萨日朗,此时却在萨日朗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此时脚已经麻木的李母正在萨日朗的搀扶下在雪地里来回的走着。
李丹进了院子,看着母亲在萨日朗搀扶下来回慢悠悠的走着,也不禁笑起来,她不像是来照顾萨日朗的,倒像是萨日朗照顾她一般。
李丹给父母见过礼之后,让他们全部先进屋。
李母和萨日朗进里屋说些闲话。
大厅内,李丹便问起父亲路上的情形,李有粮倒是很兴奋的说雪下的很大,来年的庄稼一定能有个丰收,说话的时候带着满脸的兴奋的样子。
从归化城到板升城,直到东胜卫这个三角地带,后世称作土默特平原,也有叫做前套平原的,土地肥沃,种麦种谷子都很适宜。
整个地域差不多相当于十多个内地县域之面积,即使粮食产量一般,养活几十万人也不在话下。
李有粮虽经商多年,但是多年的粮商,还是让李有粮对于土壤墒情很是敏感,冬天一下大雪,就想到来年的粮食如何如何。
李丹想到刚才跟汤若望等人之事,想到未来这里如果自己要自力更生为主发展产业的话,就需要更多的人口。虽然萨日朗买了不少粮食,可是要长远的话,现在的粮食储备依旧不够。
李丹想了一阵问道:“父亲,你看能不能开拓更多的荒地,比如在板升城西面,一直到大青山南面,黄河北边这里,那里(后世包头附近)地盘可是比归化城、板升城这里大多了。”
因为李丹主管这里一切事宜的缘故,李有粮近来也跑了很多地方,无论跟谁讲话都无比的自信。
听李丹这么说,李有粮点点头,不过随即又摇摇头道:“那里是一片好地方,就是不下雨,南边有黄河,将黄河之水引过去就能有足够多的良田。
地都是好地。不过,现在没有人去开荒啊!
我们这里之人,一家能种上十亩地,就要从开春忙到冬天,那里还有人去那里开荒呢?”
李丹作为后世之人,不光包头,就连巴彦淖尔也都去过,自然知道那里是好地,农业开垦出来至少有上千万亩,是国家重要的农业基地。
李丹现在还没有条件搞成后世那种三盛公那样的水利枢纽,可是引流灌溉却不难办到。
晚清之际,包头附近,巴彦淖尔一带开垦出几百万亩农田,从黄河引流灌溉一样也是能让这里成为繁荣富裕的塞外江南之地。
可以说,只要有人,这里是有着足够好的安置条件的。
不过,现在这里就是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