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军已经出来,而敌人已经逃却,李丹不能再等着,那样的话,敌人恐怕就跑没影了。
他立即下令骆驼炮兵作为第一梯队立马追上去,骆驼冲刺不快,可是耐心极好,跑起长途来,可是比战马好多了。
只要骆驼炮兵紧随其后,敌人根本没办法展开队形进行拦截。
这样的追击,李丹还能把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
另外其他骑兵,其他炮兵,还有步兵也要紧紧跟上,随时准备参加大战。
同时,李丹命令后面自己的兵马全员出动,马车上装运粮草和炮弹等,要尽快跟上大军的步伐。现在敌人已撤,通州一带基本安全无虞,留太多兵马在南洋商社也是浪费。
还有攻城的器械如云梯等要用马车一并送上来,哪怕敌人占领城池,也要照打不误。
另一方面,一边追击,李丹在马车上快速手书一封,虽是快速,他写的时候队伍行进在通州北大约十里地外,等他写结束,队伍已经向前推进有十多里了。
李丹派人将书信交给孙承宗,战场情况变化太快,来不及请示,他现在要带队伍追击逃走的鞑子队伍。
现在孙承宗是大帅,他的行动无论如何也要跟孙承宗说下。
只是现在情况紧急,如果回去请示,敌人恐怕就跑的没踪影了,所以现在他就得跟上敌人的队伍追杀过去。
寒风凛冽,天色苍茫,几千兵马跟在敌人后面就这样追杀过去。
……
随着鞑子大军从京师撤走向东北方向而去,明军一时没反应过来,也没有谁敢上前追击。
明明知道野战不是对手,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没有那个将领去自找倒霉去拦截或者追击鞑子的千军万马。
通州五所兵马指挥所,这也是孙承宗临时的帅府,孙承宗正看着各处送来的战报,看着桌子上的地图沉思。
鞑子大军已经从京师撤了,京师周围虽满目疮痍,但鞑子总算撤军了,也让孙承宗长出一口气。
不过,下面的任务依旧艰巨,鞑子过通州然后又扑向蓟州一带,似乎又走向他们来路之上。
难不成他们要全部撤走?
他思考着,也看了肯指挥所内各路将官。
虽说前面明军跟鞑子交锋损失惨重,但是自从山西总兵和新到的山东总兵到了京城之后,这里依旧是兵强马壮,战将如云。
另外,因为担心受袁崇焕之事牵连的祖大寿也被叫了回来,现在孙承宗麾下,已经集合了关内外精锐之师,在他的帅府内也是名将云集。
另外孙承宗又专门拔擢了一些将领,比如孙元化,这次在京城守卫中算是立功了,现在已经在他帐下听命。
就在孙承宗看地图之际,李丹的护卫送来了李丹的亲笔书信。
“什么?李将军要追击鞑子兵马?”书案之后,孙承宗手拿着信,一脸难以置信地问着前来送信的护卫。
“回大人,我家将军写信的时候已经在追击之路上,写完信交给我的时候,就又走了十多里了。”
护卫恭谨的答道。
孙承宗点点头,没有再多问,李丹的战力之强,他是知道的,不过敢追杀2万敌军,尤其是善于野战的鞑子兵马,却也是超乎他的预料。
孙承宗毕竟是主帅,尽管心里很是诧异,但表面依旧平静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