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修斯之船,一艘在海上航行了几百年的船,在航行期间被不间断地维修和替换部件,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再是最开始的那些有问题的部件了。可是,最终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或者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假设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霍布斯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这也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躯体里面住进了另外一个人的灵魂,你说这个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或者说他已经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人了。
所以生命是什么?是物质,是化学反应,是DNA,还是信息?但生命与非生命从根本上不同的概念,是由于生命中含有一些非物理学的元素或它们有不同的运作原理证明是误的。在达尔文之前,人类将自己与其他物种间划清界线,可当我们接受我们就像其他物种一样是进化的产物,当我们愈发清楚计算机的功能与生命的原理,愈发接近于可创造一台生命机器时,我们对自身的看法就越发迷茫。
如果宇宙中的万物都是由同样的物质组成的,是否就意味着一切都是死的或者一切都是活的吗?这可以表示我们永远不会死亡吗?因为我们一开始就不曾活着?或许我们还没理解,其实生与死之间,死即是生还是生即是死?但毕竟,正是思考这类问题让我们感觉活着。
这样,我们就回到了最初的问题: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一个美好的巧合。
是宇宙在奔向熵最大的死寂过程中,为自己创造的观众。
我以前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就是根本没有意义,一切的一切意义都只是人类给自己编制了一个形而上的理由而已,目的是为了感动自我建立希望,获得绝对的精神体验,以至于让自己自认为生命还是那么有趣的,而不至于绝望的自杀。人活着的真实情况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可这些欲望满足了会感觉聊,不满足会感到痛苦,人活着就是在痛苦与聊中徘徊,然后靠着自己编织的所谓意义奔向死亡,消失,实现绝对的毫意义,甚至于在自己建立的范围里死去时还感到满足,其实这种情况下的人类,早在出生时就已经决定好了。
可直到如今,我的心里仍然有两种不一样的答案,就是这对里面的两种答案,一种是人生是有意义的,一种是短暂的人生的究极意义就如同虚幻的电视剧一样,于“大”来说毫意义,而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所自己建立的不存在于天地间的系统而已。我不做肯定叙述,是人取是理,彼是人便取彼是理。
首先我会叙述的就是:人生的意义毫意义。
毫疑问,这是个究极的哲学问题,法站在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只当叙述各种可能,我也不可以一概全,这只会徒增毫意义。
首先,我们其实根本法定义真正的活着和真正的死亡。你能够挺着胸膛告诉我你的活着就是真正的活着吗?活着说死亡的人就一定是死亡吗?有句话曾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我很喜欢这句话。但我始终法去定义活着和死亡的意义。人类普遍认为活着就是我们还在呼吸,身体机能仍在继续,而死亡则相反,也就是生物学上的死亡。可人类往往而言总是有诸多法理解的存在,例如精神,或者灵魂!
假如人从一生下来,每个人面临的终点都是透明的,也就是死亡,那我们活着的意义也就变得那么的毫意义,所以人究竟为什么要活着。或许你生来殷实,可以体验这起点到终点的路程,可这又有意义吗?你所追寻的意义非就是人类所自己创造的用来麻痹自己从而获得精神体验的。比如豪车,豪宅,游艇,各种各样的奢侈品。这些能改变你死亡的最终结局吗?或者你有一天拥有了全世界的财富,你的死亡就变得有意义了吗?显然不是的,死亡始终是一个人的终结,某个人在一群人的记忆里不可能永远流传下去,可即使数后辈代代相传,记住了你,你的死亡就是有意义的了吗?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人类固步自封。当我们死亡的那一天,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论,死亡的人就即将化为灰烬,归为尘土,化为养料,完全不属于这个世界,所谓的坟墓也不过是证明你曾经来过,而这个证明在你非人类所定义的伟人时最多持续四代,四代以后,连你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痕迹也就被完全抹去。
其实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不害怕坟墓,我只觉得那没什么不同的,不过是凸起的一方土地,所谓的鬼神志怪也都是人类的精神产物,至少在我没亲眼看见和你亲身经历之前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以前曾经想过坟墓这个东西的存在就很矛盾,我是觉得意义的,后来我才觉得这又是人类的自我安慰,让人在面对死亡时能稍微从容一些,不至于一死亡就被整个世界抛弃,至少还有坟墓牵引着两三辈的后代记住他。我曾把坟墓看作钥匙,不过这钥匙所开之门从来都不是生与死之门,而是生者给死者生前的安慰,更像是一种承诺,但这件事情早在那个人死亡之时就变得毫意义。
我想到另外一种解释,假设我们创造出一个世界:“象”(反正人类的精神里什么都能够创造)。这个“象”相当于一个平行宇宙,彼岸世界之类的。而“象”世界的对立面是“化”世界,也就是“象”的对立世界,而在我们出生的时候,人就化作两个,一个婴儿,一个老者,“化”世界的婴儿逐渐长大变作老者,“象”世界的老者逐渐变作婴儿,而是老者变成婴儿速度快还是婴儿变成老者快,这个速度是变量,说不清楚,而在“化”和“象”之上有一个“本”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而当“象”和“本”两个世界的老者和婴儿相逢的那一刻,也就是“本”世界人死亡之时。所以有的人在肚子里就死亡了,有的人中年死亡,也有人来了才死。其中婴儿死亡就代表“化”世界的婴儿没动,当老者运行到婴儿那里时,就是相逢的时候,所以婴儿时就死了,所以人一旦出生,其实命就已定了,意义的。
当然,这只是假设,不是公理,不必如此较真。
持这种观念下的我,实在想不出来生命到底有何意义。那么多悲欢离合,那么多的奈,那么多的苦闷寡欢,等来的唯有一死,是觉得人生不过一百年的光阴很长吗?即使累也要咬牙走完。我觉得人类是比自私的,这就如同一道考题,假如你在考试前就知道自己一定写不对,你还会浪费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吗?记住是论如何也知道自己做不对的前提下,就如同我们怎么思考也法改变死亡的终点一样。
所以,我们的生命是毫意义的,非就是一遭从生到死的变化,中间这短暂的过程,如蝇虫般渺小,所拥有有的一切地位,功名,伟大,都随着死亡烟消云散,人类的纪念也毫意义,本质上这只能影响活着的人,然后带着他们继续死去,对死亡本身的你,毫意义,这是最终极的虚。
接下来讲叙述第二种观点:人活着是有意义的。
那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四个字:求得好死。
这是古人所说的,不全道理。我们常骂一个人最为过分的骂法就是骂他不得好死,这里的好死是指不受痛苦的安详且痛的死去,我想这就是人活着的意义了吧。
求得好死。
论时身前所做善事,或是身前努力赚钱,一切的本质非就是提高生活质量,而当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求得好死。在这种意义的加持下可以讨论到极前面的道理,也就是另外的在这之下的活着的意义。因为死亡是最终结果,而求得好死就是最终意义。而在这一段之中的距离,也就产生了更多的可以追求的意义。
人生如一本书籍,有开篇,有结局,人生亦如一部电影,有开篇,亦有结局。可没有人看一本书只看开头或结局,也没有看看电影就只看开头和结局。结局固然重要,可中间的过程似乎才是最有意义的吧,正如人生这一本书,这一部电影。这中间的剧情是完全由我们所执笔,每一步都会记在里面。这里就会讲到前文中的“小”之理了,一切有迹可循,一切又变得那么的有意义。
你如果再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会回答你。
是放学路上闻到的母亲做的饭菜的香,星空下父亲肩膀的结实,是下班回到家妻子的那一句辛苦了,是在梦乡里总被孩子的鼾声吵醒,是这片土地上的大好河山,也是回首一生时,能够安详的“好死”。
死亡不是尽头,我现在觉得“活着是否有意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意义的,因人而异,谁又能知道真正的真相呢,没意义的那就让他没意义,有意义的那就活得精彩。不管有没有意义,至少我们都活着,至少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小”,不管有没有意义,也要问心愧,这一段路,各有千秋,惊艳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