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要不要人睡觉了,县一中来的体育生最多,高中部加上初中部足有三十来个人……
———
锦官城北郊,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新落成的四水省田径训练基地显得十分冷清…
没有成绩,自然就没有鲜花与掌声。
习惯甩锅的教练不少,大家都怨声载道…田径是最需要运动天赋的体育项目,如果没有好苗子,我们教得再好也无可奈何!
连牛勇军总教练也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嗟叹!
四水省田径队始建于1960年5月,现有一线与二线运动员167人,(其中一线50人,二线117人,全国冠军3人,铅球亚洲冠军1人。)
其中健将级运动员10人!一级运动员65人…
教练员30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1人,高级教练员5人),至于处在三线的挂名运动员,更是多达4300人,以地方各体校老师为主的挂靠教练700余名。
四水省田径仍在泥泞的山路上踟蹰不前…别看平时个顶个的能跳能跑,但一到严谨的大型比赛就成了软脚虾!
六年前的四百米全国冠军孙波刚刚退役,偌大的四水省田径队,现在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连下半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都可能被国家队排斥在外…
更别说96年米国亚特兰的夏季奥运会了!
“我们四水省人口上亿,比邻近四个省加起来还要大…为什么就跑不过其他省市?”牛勇军在内部会议上怒得青筋绽出,对着一堆教练员大发雷霆。
今天的会议主题是如何应对惨淡现状,应该上哪里去找田径的好苗子!
“我个人认为,我们遗失在民间的“珍珠”很多!”女教练刘淑兰举手发言,她神情有些激奋,“说白了还是我们田径队穷,不像篮球、排球舍得花钱!”
其他几十名教练纷纷点头,表示训练经费需要上涨,现在偏僻的彩云省都用上了更先进的训练器材,咱们四水省当然不能落后。
这是个老掉牙的扯皮问题;
谁不想出成绩?大家都在拼命挖掘手下运动员的潜力,想尽了各种办法,就是为了让他们早早在“自己手里”出成绩…
就是等有了成绩才能躺在功劳簿上过安逸的下半辈子!
省田径队的运动员基本都是从地方体校选送上来的,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教练员不少,大多都经历了药物的拔苗助长…以至于潜能耗尽,没有再多提高的空间了。
牛勇军深知其中利弊,训练过早化,过于粗暴化,过于专项化都是对少年运动员身体的摧残…扼制了他们成长的空间。
至于以前有地方教练偷偷使用兴奋剂,对青少年运动员造成的隐性损伤,大家更是心知肚明!
“同志们,我们要走下去,多去基层县市看看,绝不能再让地方上拔苗助长…恰巧这几天有两个市在搞中学生运动会,老古你带人去南台市,我和小刘去苏山!”
———
三月二十七号,清晨六点半。
早餐集合…
精力旺盛的学生们打打闹闹,把两只阴沟里的胖老鼠吓得缩回头去。
苏山市老体校的食堂破烂且邋遢,因为大部份师生都转去了新校区,伙食团留下来的人手明显不足以应付于尘县代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