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雨弯腰说道:“禀四公主,太后自开春以来便总是头晕,太医看了也不见好,也不知道是为何。”</p>
宋荇月好奇地说:“但是,那日在梅园赏花,见太后奶奶精神气不错呢。”</p>
那日太后气色红润,脸上全然没有疲乏之感。</p>
“许是那日见了四公主,所以太后心里高兴吧。”</p>
宋荇月听了,若有所思。</p>
不知不觉,她们便来到了千禧宫门口,刚到,便听到千禧宫前庭有嬉笑声。</p>
宫门口的小宫人见了愉贵人和宋荇月,便忙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便领着她们进去了。</p>
进了前庭,只见太后坐着,笑盈盈看着一个二八年纪的少女投壶。</p>
那少女肤白貌美,身体娇柔若柳般的姿态,伸出纤纤素手将手里的箭射出去,却歪歪斜斜的射到了壶边,掉在地上。</p>
这技艺太差,惹得太后指着她笑。</p>
愉贵人与宋荇月朝太后行了礼,那少女朝愉贵人与宋荇月行礼,端庄客气得很。</p>
太后朝那少女摆摆手示意她走过来,少女迈着小碎步走到太后身边,太后介绍道:“愉贵人,这是哀家的外甥女,名李桐儿。”</p>
李桐儿带着笑颜朝愉贵人欠了欠身。</p>
“月儿,过来。”太后朝宋荇月招手。</p>
宋荇月乖巧地走到太后身边,抬眸看着她。</p>
“这是哀家最喜欢的四公主,桐儿,你这投壶的技术,可得好好向月儿学习,月儿方六岁,投的都比你好。”太后打趣道。</p>
李桐儿眉眼弯着,弯腰看着宋荇月:“原来,这就是太后常说起的四公主呀,长得果真是灵巧客人,难怪深得太后心意。”</p>
宋荇月见她快言快语,倒是比贤妃爽快。</p>
“哀家年纪大了,就喜欢院子里热热闹闹的,从前贤妃倒是常带着凛儿来,可惜啊,贤妃位高而没有自知之明,活活把自己弄成现在这般田地!哀家这千禧宫现在也是门庭冷落了……”</p>
“太后何处此言,若太后觉得寂寞,桐儿便日日进宫来请安,只盼太后不要嫌弃桐儿才是呀!”李桐儿走到太后身边,笑容甜美。</p>
太后拉着她的手,说道:“难得你有这个孝心。”</p>
说完,太后看了一眼愉贵人,她身后站着两个贴身丫鬟,托着一幅绣品干站着呢。</p>
“愉贵人,这是……”太后笑着看向愉贵人。</p>
愉贵人欠身说道:“禀太后,那日梅园的景色实在是美,百花齐放,美不胜收,可惜了花无百日红,臣妾便想着将那日的桃花林景象绣下来,供太后观赏,还望太后不要嫌弃臣妾的拙作。”</p>
太后看着那副桃林图,真是栩栩如生,美轮美奂。</p>
“哀家很喜欢,愉贵人,你有心了!小顺子,拿下去挂好。”太后说道。</p>
顺公公走过来,命人将绣品搬去了内殿。</p>
李桐儿的目光随着那副绣品移动,直到看不见,她走到愉贵人身边,说道:“愉贵人的绣工真是了得,有时间,桐儿也要像愉贵人学习!还希望愉贵人能不吝赐教!”</p>
愉贵人看着她单纯可爱的模样,说道:“李姑娘过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