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表姐提醒。”
苏浩然拱手一礼,准备离开。
"等等。"
这时,程虞又喊住苏浩然,说道:“入学草堂后,就不仅仅是在元沧县的学子中争先,而是与城阙府所辖草堂的童生相比,多听夫子言,万不能拖沓。元沧县在城阙府十三县中最穷壤,所以就算阅微草堂的第一名,在其余草堂中的排名也就中等罢了。“
这是资源差异!
名师出高徒,名校择优生。
生员不同,教导方式不同,必然造成成绩不同。程虞这是提醒自己,不能为眼前的成绩骄傲,更不能成为今后休学的业障。
“表姐放心,我不会妄自悠然。入草堂后定深居简出,简出慎言,不冒尖不出头,专心修学。”
为人必先收敛,如今自己圣鸣案首噱头响亮,万一如'伤仲永'般一日三宴,弄得自己心做学问。
入学草堂的目标都是为了参加府试,一旦录取,那可就是秀才。
秀才,优秀之才,这是科举对这类学子的褒称。即使今后的科举之路堵塞,也能在县城中过上舒坦的日子,程虞的期待不小!
“谁让你不冒尖了?”
程虞‘噗嗤'一笑,美眸含媚地瞪了苏浩然一眼,娇嗔道:"非但不要收敛,而且还要锋芒毕露。"
“锋芒毕露?”
苏浩然一阵语,不知程虞葫芦里卖什么药。
"没,就是锋芒毕露。"
程虞一脸严肃地说道:"你的诗句我早有领教,阅微草堂的岑夫子是举孝境,所悟诗句不过众人矣,你胸中笔墨远超于他。但草堂之所以能成为秀才的摇篮,除了修学便是同窗造句,每年都会草堂之间的楹联大会,若能夺魁,便可获得知府修撰的十韵律,还能与他月下饮酒,赋诗论道,让你修学路上获益匪浅。“
楹联大会。
说白了,就是对对子,你出上联我对下联,你有下联我对上联,两者互有长短,各有特色。
县刊收录的编修和记撰中,不乏有此等诗句,但看过后让苏浩然雅兴全,那些魁首所对诗句,仿佛是儿童读物。
“除了这些呢?”
拥有云麓真经,少走十年弯路,所以对于知府的十韵律,苏浩然并不看好。
“每逢三年,圣城都会派遣公侯、阁僚、柱国大臣前来巡视西蜀疆域。届时百官陪驾,但能聆听其音者,除总督巡抚外寥寥几。就连知府通判,都只能三丈外站立伺候。所以乡绅捐纳行宫署道,仕子歌舞献句,只为博得目揽垂询的机遇。唯有楹联大会的魁首,才有机缘斗杯献茶。当年,宁夫子便为右相王甫斟茶时被相中,赐言三句后,获益至今。“
阅览书籍,虽有文字留存,但只字片语,法完全领略著诗人当时所见所闻所感。
只有三亲历交流,才能掌握其中精髓,读懂神情奥义,这是语言的威力。
毕竟,大岳皇朝才气稀薄,远不如苏浩然前世唐诗宋词的辉煌壮阔,即便看到这句话是一个视觉的飨宴,整幅画面的主体是红色的夕阳余晖和蓝绿色的水光接天的模样,白色的野鹭穿插其间。色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带给读者暇的想象。也只能涂鸦一笔,草草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