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浩然微微一怔,旋即明白了其中缘由。
"这样啊。"
苏浩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吩咐人将东西全部装进自己院中,道:"王兄,既然这书已送到,我必然不辜负左相的一番举荐。"
"去吧。"
王旭摆了摆手,看着苏浩然离开,这才转身走进了草堂。
回到院内,苏浩然这才打开箱笼,发现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三十多套书籍。
"这些都是我在左相家中看到的书籍。"
苏浩然喃喃道,目光逐渐扫向第一册。
这一看,苏浩然的脸色立刻凝固了,双拳紧握,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书中的内容非常枯燥,但却蕴含着一种玄妙的韵律,似乎能够引导人体的潜能,让苏浩然体内的才气产生共鸣。
苏浩然闭上眼睛仔细感悟了一下,发现书中的观点虽然繁琐,却非常简洁。这份领悟力,堪称惊世骇俗。
“这本书籍,竟然是有关斗酒诗派的。"
苏浩然心中震撼,斗酒诗派换做旁人来看,只是下品诗派。但若对他而言,可是别有巨用,因为这本书籍中,包括了一篇极为独到的斗酒诗。
斗酒诗的作者,名为徐子陵,字子墨,乃是江南诗词界的泰斗级人物。
他曾经写下一篇诗句,"一壶酒,两人醉;酒醉后,两人笑;酒醒后,各寻路。"
他写的这篇诗句,并没有任何花哨之处,但是却饱含着一股沧桑与悠远的意境,使得人一念之间,心绪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而且,诗句中不仅有徐子陵的诗词风格,更包含了许多酒的口味、酿制方法以及酿造过程。
更让苏浩然震惊的,便是这本书籍中,竟然直言不讳出,徐子陵是李太白的嫡传弟子,这也意味着,徐子陵对李太白有着极高的评价!
"李太白,竟然是李太白!"
苏浩然震惊莫名,他怎么也没想到,徐子陵竟与李太白有着如此渊源,更想不到,送来的书籍中恰好记载着。
"我一直认为,李太白喜欢独自一人孤饮作诗,但是却没想到,他也喜欢收徒!"
苏浩然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久久法平静。
太祖元年,李太白携徒李靖、张仪、徐子陵、赵桓、李建成六人,游历西域,游览天下。蛮羌塞道,结识了一位女子,名秦姬。秦姬的美丽,犹胜月宫仙子,敬仰李太白,而且李太白对她更有救命之恩。曾便倾尽一切,为她改善体质寻逆良医,延寿十年。十年后,秦姬因伤而亡。李太白悲痛欲绝,灵堂中悲愤交加远赴雷州,再也不愿踏足塞外半步。
太祖九年,江州大旱,百姓纷纷逃难。李太白不忍百姓遭灾,斗酒化诗,在烈日当空中悲吟长歌。后,天降骤雨,大地不再干裂,雨水灌溉大地,使干涸的河流复苏,百姓终于不再受苦。
一幕幕李太白的生平,让苏浩然比震惊。
这都是李太白在不同时代的传奇故事,让他不禁感慨,李太白的才华,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
“至情,至性,至理,至诚。"
苏浩然喃喃自语,他忽然明白,李太白为何留有八壶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