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秋的寓意不言而喻,并不想让弈棋去打扰考场,毕竟从第一眼看到苏浩然,就有股说不出的感觉。这也是不允许弈棋前赴考棚的缘由,他倒要瞧瞧苏浩然的真才实学。
考场内,苏浩然开始生火造饭的揭晓。
“三项考试,只需两项评为中品,或一项判为上品就算通过,我只能全力押宝在第三轮的绘临摹。但愿考官能相中我的瘦金体字。否则,为了苏家只能出此下测,去城阙府鸣冤申考,证明县试不公。届时,主考官也会惊掉下巴吧!“
一番推敲,苏浩然在胸中早就熟记于心,但不到万不得已,并不想就此招摇。
县试不同于高考,考题不是考完一项再出一项,也不是今天考一项,明日第二项。而是在第一天就分时辰报题,让考生在三日内一并答完。
此举据说是岳太祖钦定,旨在博而求才,让诸多学子充分润色,给予更多机会。
临近晌午,案桌上笔墨纸砚早已收拾完毕,取而代之的是烧鸡鲜蔬,甚至还准备了暖阳锅子。锅中沸水滚烫,苏浩然将食材放入锅灶中翻炒,一阵阵肉香飘荡,引得考生纷纷侧目,不禁猜想是哪个考生,能在第一天就有心思吃上热乎乎的菜肴。
“何大人,这似乎有些过了吧?“
中堂之下,奕棋看着细嚼慢咽犹如品鉴师的苏浩然,皱眉问道。他也是科举入仕,深知县试虽有三日时限,但每分都是何其宝贵,饿了多吞咽凉食,生怕影响思绪。
“礼部发文,县试期间只要不影响他人,没有舞弊夹带行为,就算本官身为主考,也不能前去呵斥。此子不过生火造饭,不算影响他人,我看妨。“
何事秋淡淡道,毫担忧,唯独弈棋脸色变幻不定,显然在权衡利弊,最后咬牙道:"既如此,下官也知道了。”
心里却在盘算,要不要将此子赶出去,以儆效尤。
但他很快又释然了,苏浩然既藐视科举,也舞弊起哄,充其量是不学术的纨绔子弟。如果此时赶走苏浩然,反而会惹来非议。
弈棋见他不为所动,也就不再劝阻,继续埋头品茶。
‘砰!’
一声响锣,让原本犯困的苏浩然彻底惊醒,看来第二道考题开出了。
果不其然,两名差役抬着第二考题开始游场,白纸黑字上赫然写着:“第二项,默圣训!”
每排考棚都有差役分发试题,还有考生默念心得。希望能过关
默圣训,即默写圣贤文章,多为太祖封禅录、太宗起居注、岱宗九州赋,这些是大岳圣主所撰。当然还会考校其余柱国大臣,名臣大儒,甚至当朝丞相的诗句。
临考之际,苏浩然在程虞给予的书籍中背诵了些太祖封禅录,其余诗句更是闻所未闻,原来的苏浩然,脑袋更是空空如也。
浓墨卷厚,县试的题卷果真不菲,用的是细麻、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精心研磨,采用多种工艺,晾晒一年而成。
苏浩然看着密密麻麻小楷书写而成的考题,心中不禁赞叹,果真是官家一顿席,穷人十年粮。
终于看到考题,初入眼帘,便不由倒吸口凉气,这都是些什么考题?
第一题,太宗三年仲夏,雷州动乱,圣主亲帅十万戎士平叛。路经云梦乡时,突见大泽内暑气波涛,从而有感而发,所酿诗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