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同一个公司,自从年会后跟他俩就再也没碰过面,谢天宇妈妈有时在过节时会发来一条祝福信息,不知道他怎么跟他妈妈沟通的,看他妈妈热烈程度的变化,我想他已经跟她摊牌了。这样很好,免得我还有应付的心累。
似是狭路相逢,他们不得不过来跟我寒暄几句。说一两句你也逛街,天气很好之类的客套话。他们俩站在我面前,我就忍着疼慢慢把脚塞回鞋里。
只见叶永淮掏出一个创可贴,拿给我。
之前听苏夏希说过,刚穿高跟鞋磨破皮是很正常的,当时张阳也手忙脚乱给她买过创可贴,后面就慢慢养成了习惯,现在张阳口袋里还随时装着创可贴,这都是被女人训练出来的习惯。看来林潇雨已经让叶永淮养成了这个习惯,拿他的创可贴就跟坐热恋男女副驾驶一样尴尬。
我拒绝道:“不用啦…他去买了。”
谢天宇碰碰叶永淮重复道:“人家男朋友去买啦。”
我没有解释。
叶永淮也没有把手收回,而是把创可贴放到我座位的一旁。
简单再见,俩人便离开了。
苏夏希先返回,在我的一侧坐下。因为在商场里,高晓云想要找着便利店买创可贴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不是叶永淮吗?你们认识?”苏夏希看着他们的背影。
“也不算很认识,他旁边那个是我校友。”
“哦,那个校友。”苏夏希似乎早就知道这个校友的存在,“那个校友之前是不是想要追你来着?”
“没有,就是让我帮了个忙,假扮了一次他的女友,搞得误会挺大的。”我知道高晓云肯定把圣诞节前后的事给他表姐说过了。
“误会蛮耽误事的,也耽误时间。旁边那个叶永淮真是高高帅帅的哈,还是单身呢。”
“他不是单身呀,他女朋友不是年会那个女主持嘛,叫…林潇雨。”
“是吗?他们最近在一起的?”
我摇头,“年会那会儿已经在一起了吧。”
“没有吧,年会庆功宴我去了,还让张阳去八卦了一下,两个人都是单身。叶永淮不怎么说话,林潇雨倒很坦诚,别人都以为很多人追求她,其实并没有,她虽然是设计师,但她不注重另一半的颜值,她喜欢有内涵有幽默感的人。本来大家起哄,让她和叶永淮凑一对,因为他们从外形上很般配,他们俩本人都说不合适,因为彼此都是设计师,男女朋友找同行好趣。难道俩人还是日久生情了?”
看来我年会听来的消息有误,不过确实看到他酒吧跳舞,还有在我耳边的流氓发言,怎么着也是风流且会撩人的设计师。
“反正我感觉他挺…轻浮的,可能设计师有才华,又有颜值,喜欢处处留情…而且我觉得感情是相处得来。”
“是嘛!我没有感觉。可能他在我们面前刻意收敛?但听你这话有点傲慢与偏见。”苏夏希看到高晓云小跑着回来,又说道:“嗐,我在跟你瞎辩论啥,还是我们晓云好,看他创可贴买回来了。”
高晓云买了一盒创可贴回来,站在我面前准备拆包装,瞥到座位一侧的创可贴,疑惑道:“有创可贴了?”
“路人给的。没事,用你买的吧。”
高晓云拆出一枚给我,我赶紧贴上。
那天我努力适应着高跟鞋,也在努力消化着苏夏希跟我的辩论,时隔半年多再一次失眠,又是因为叶永淮。我把今天偷捡回来的创可贴看了又看,脑海里又浮现了那几个画面,他在舞台上表演,他靠在电梯里对我笑的样子,他在我耳边说的话,每一个都惊心动魄。我握着这一枚创可贴,想要扔进垃圾桶却又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把它扔进了抽屉里。
真的很讨厌这样的自己,曾经痛下的决心呢,顷刻间就土崩瓦解了,这种幻想真的是千不该万不该,心底唯一庆幸着,还好,虽然在同一家公司,但在不同的办公区域,不用经常的碰面,就像这样半年后再碰着,我内心的彷徨都消解的差不多了吧。
—————————
张阳升职的消息公布了,我们整层的办公室也拆解了,重新装修中,据说现在都流行敞开式办公,大家都在大的空间里,原来在各个单独办公室的部门从都搬出来。当然除了财务部和人力部,因为这两个部门涉及的敏感信息比较多,就还是留在单独的办公室内,不过人力部的门也拆了,不知是不是去看过了风水。
正值这次办公室装修,我们部门也重新调整了一下位置,因为我属于招聘组,我就被莉莉安排在门口的位置,也方便候选人的接待。
张阳在离开人力前,莉莉跟我和高晓云给他策划了一个欢送仪式,因为人比较多,索性就包下了一个餐厅,大家一起聚餐,我们给他剪辑了一个视频,记录了他在人力的点滴,高晓云又加入了几句动人的文案“思君不见君,君已在海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弄得张阳偷偷擦拭眼泪,因为人力女生比较多,历来张阳就很“体贴”,很得人心,对于来接替的张阳的老婆苏夏希,大多都是在传闻中对她有所感知的,都很疑虑,害怕同性相斥,所以很多女员工都泪洒当场。
张阳正式赴任前跟苏夏希去了一趟西藏,除了带回很多特产,还给部门的每一个都带回了一块祈福的牌子,牌子上用藏语写着名字和祝福,牌子上挂着红绳,系着铃铛,摇起来叮叮当当,声音很是动听。
我的牌子上写着“晓月,心想事成。”我看每个牌子上写的基本都不一样,米茜的写着“缔结良缘”,高晓云的写着“海阔天空”。看来都是用心了的。但我猜想这不是张阳的主意,而是苏夏希的。苏夏希虽然英气、果断,但也很关注别人的感受,内心里有很细腻柔软的一面。张阳虽总是一副自信、洒脱的样子,但他杀伐果断,开人进人从不迟疑,所以在公司大推末位淘汰等等,不过他很护犊子,部门的人慢慢都很信任他,其他部门对他的评价就参差不齐了,他去海外事业部做总监恐怕要比苏夏希来人力的调整大的多。
在张阳手下一年多,虽然他直接指导我工作的时间和次数都不多,但他的领导风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对我在职场的行事风格有很大影响。第一份工作遇到张阳这种对人信任,给人包容的领导,是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