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这种东西,不过是挂在利刃上的一朵鲜花,随时都有可能凋零。
而且从谈判桌上得来的合约,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纸空文。
大国之间严格遵守合约的诚意,恐怕至多和伊洛斯对光明神的虔诚相仿。
在出使希瑞尔帝国之前,伊洛斯已经研读过关于这个帝国的大量资料。
希瑞尔帝国与其它大帝国都有所不同,她源起于洛基山脉南麓。
当时这片土地上散布着数十个拥有共同民族构成和文化习俗的小城邦和公国,但彼此间联系松散,还不乏战争。
这些小国在百年的时间里都是周边大国利用的工具,一旦有战事发生,它们或者出兵,或者出钱,都身不由己的被绑上了其它大国的战车。
它们战败时只能吞下苦果,战胜了则没什么好处可拿。
这种情况持续百年之后,终于有神迹降临于希瑞尔公国。
希瑞尔公国的大公没有其余本事,只是煽动能力无以伦比。
首发&:塔>-读小说
他一国一国、一城一城的游说、演说。
百年的屈辱历史在他的口中,被渲染成了自降生以来,人族历史中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终于,汹涌的愤怒在希瑞尔大公的煽动下以惊人的速度燃遍了整个洛基山脉南麓!
几十个小公国和城邦史无前例的站在了一起,宣布与周边各大国彻底脱离附属关系。
接下来,是战火纷飞的一年。
各大国自然不甘心传统势力范围丧失,纷纷出兵干预。
希瑞尔大公在军事上没什么才华,因此他推举了战绩赫的托马斯大公作为联盟最高统领,率领联军与干涉军作战。
一年的战争中,双方互有胜负,联盟方面的失败还要多一些。
然而为了自由,联盟二千万子民可以忍受饥饿、寒冷、牺牲。为了自由,他们可以忍受一切!
最艰难的寒冬过去了,损失惨重的联盟周边各大国终于意识到他们无法击败联盟人民那一颗颗渴望自由的心,不得不知难而退,承认了联盟的独立地位。
到了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在整年的战争中一直很低调的希瑞尔大公俨然以联盟之父的身份重新活跃起来。
他从未指挥过军队,这在战时也许是个劣势,但在这时却成了一种资本。
因为他从未失败过。
而再出色的将军,在一年尽处于下风的战争中,也难免会有几场惨败,这些污点就成为希瑞尔大公以及政敌们指责他们的最好借口。
民众仍然记得率先鼓动他们起来反抗的希瑞尔大公公,他们更为大公头上耀眼的神迹光环所迷眩。
希瑞尔大公又公开宣称自己一切都是为了民众,根本不谋求联盟之主的位置,结果声望一时无两。
而战时立下大功的诸城主与大公们为了联盟之主大位,开始了殊死的争斗。
政治上的斗争很快就发展到了流血的阶段,短短数天之内,就先后有四位城主以及大公被暗杀。
而当初希瑞尔大公力推的托马斯大公,更是回府时被一队神秘杀手夜袭身亡,百骑精锐的护卫竟然无一生还!
政客们的丑陋嘴脸很快被民众所熟知,联盟内各大派系相持不下,最后只得互相妥协,结果将一直超然于外、身份特殊的希瑞尔大公公推上了联盟之主的宝座。
希瑞尔大公战争上一无是处,可是在政治上是一个罕见的阴谋家。
他足足花了二十年时间,通过各种手段将主要的对手一一扳倒,使希瑞尔公国在联盟中逐渐坐大。他还通过不断的联姻将多个小公国收拢在自己旗下。
二十年后,年迈的希瑞尔大公公终于完成了一切布置,正式宣布称帝,创建了希瑞尔帝国。
希瑞尔帝国的历史决定了它独特的现实。
在帝国中,大大小小数十个附属公国和城邦占据了帝国一半的面积。
各地方诸候不光手握委任官员、征收税收的大权,很多大公爵还坐拥重兵。
这些公国都是当年希瑞尔大公为了成立帝国,妥协之下的产物。
因此在北方三大帝国当中,希瑞尔的帝室实际上是最软弱无力的。
也正是因为希瑞尔帝国各诸侯划地为牢、各自为战的特性,神圣帝国大军作战才会如此顺利。
希瑞尔帝国主力大军很难调动这些盘踞一方的诸候军队,只能无奈的追在灵动的神圣帝国军队身后,眼睁睁的看着许多战机从身边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