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战斗,也从此让希瑞尔皇帝真正认识到了阿布列克斯帝国的可怕。
以希瑞尔帝国的兵制,常备军近五十万,而战时紧急征召的预备兵力可达两百万之众。
虽然在对神圣帝国的会战中屡屡失利,可是神圣帝国始终不敢与希瑞尔帝国主力大军决战。
因此希瑞尔帝国仍自视颇高,感觉与国力与阿布列克斯帝国相差无几,若不是正与神圣帝国开战,实在无力两线作战,希瑞尔皇帝是绝不会对阿布列克斯帝国如此迁就!
此战之后,希瑞尔帝室终于明白,已经进驻在帝国腹地的三十万联军军完全有能力覆灭整个希瑞尔帝国。
而且遍寻国内将领,希瑞尔帝国也难以找出能够与瑟维斯元帅和佐利克匹敌的名将。
但人总是有两面性的。
暴燥而傲慢的希瑞尔皇帝在如狼似虎的阿布列克斯帝国面前,竟然一改往曰霸道作风,驯顺得象一头柔弱的羔羊。
在神圣帝国的前锋军团与阿布列克斯前锋军团一战之后,神圣帝国的用兵明显谨慎起来。
南北两大军团徐徐后退,让出了希瑞尔帝国南部的大片土地。
因顾忌着始终按兵不动的神圣骑士团,佐利克将军也让初战告捷的前锋军团收缩,以稳固现有战线。
双方主力在互有顾忌的情况下,在希瑞尔帝国南部区域留出了一大片空白地带,这一片地区逐渐成为双方骑兵穿插突击的主战场。
大战两方并非谨慎得过了头,而是形势有所变化。
自阿布列克斯帝国、巴托利亚帝国及夏尔公国与希瑞尔帝国缔结神圣协约,正式出兵参战的消息传出之后,希瑞尔帝国周边数国以及与神圣帝国距离较近的一些小国纷纷表示要加入神圣协约,向神圣帝国作战。
对这些国家来说,阿布列克斯帝国和巴托利亚帝国虽然可怕,可是毕竟有希瑞尔帝国挡在它南下的必经之路上。
相比较而言,还是神圣帝国更加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
对于这些助力,三大帝国当然照单全收。
只不过统合这些国家的军队耗时甚久,而且目前南方大多数国家都倾向于希瑞尔帝国一方,时间拖得越久,对于神圣协约各国来说,就越是有利。
至于神圣帝国一方,则风传神圣教会的使者已经拜会过许多信奉光明神的国家,特别是有传闻说,教皇亲遣的密使已经到了各个国度,正在游说这些国家与神圣帝国结成同盟,出兵参战。
时局已如高峰上的积雪,一个小小的震动,就有可能引发一场浩大的雪崩。
没有几个人预料得到,这一场大战的序幕刚刚拉开,就几乎将大陆上所有主要强国都给席卷进去。
而且这仅仅是开始,随着战局的进展,恐怕除了极少数位置偏僻的国家外,其余诸国都会身不由已地被战争所波及...
夏曰骄阳下,千名骑士护卫着十余辆马车,正在通向帝国南方的大道上行进。
正中的马车豪华宽大,由四匹良马才能拉动,马车车厢上镶嵌着希瑞尔帝国皇室的徽章。
这辆马车在希瑞尔帝国中几乎人尽皆知,因为这是斩杀兽人皇帝的英勇伊洛斯专用的马车,这马车也正是希瑞尔帝国皇帝为了拉拢伊洛斯而将皇室成员才有资格使用的马车调拨给伊洛斯。
伊洛斯安坐在马车中,正看着手中的典籍。
他即将在南方前线观摩战争的进程与态势,他的决定将决定着后续进入希瑞尔帝国的夏尔军团的命运。
通向南方的道路并不平坦,因为此时在这片广阔的区域中,双方的骑兵都在纵横来去,试图捕捉战机。
在双方动辄数千名的骑兵队面前,这千名骑士的护卫力量,其实十分单薄。
伊洛斯忽然放下手中的典籍,敲了敲车窗。
片刻之后,副官的面孔就出现在车窗前,问道:
“伊洛斯大人,您有什么吩咐?”
伊洛斯道:“有一支骑兵正高速向我们冲来,大概距离我们有十公里左右。”
副官领命而去,悠长的军号旋即响起,千名骑士有一半下马。
他们提起巨盾,高高竖起长枪,将十余辆马车团团卫护在中央。
另一半的骑士则取过背后的折叠手弩,迅速装填好弩箭。
马车中,伊洛斯已经看完了典籍,他又取出一本书籍,细细地阅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