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应了一声,便领命而去。
不多时,王翦,王贲两人,全身盔甲出现在宫里。
“拜见陛下!”
两人恭敬地行了一个军礼。
“两位将军,为何身着甲胄?”
秦始皇看到两人的装扮,微微一愣,略显诧异的问道。
王翦颇具气势地回答:“微臣听闻匈奴又在滋扰边境,陛下召见我父子,定是为了此事!”
“只等陛下一声令下,臣必当率军北上,将匈奴斩尽杀绝!”
一旁的王贲更是大声附和道:
“臣亦是如此!”
秦始皇看着他们两人,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却又不贪恋权势,感慨道:
“有劳两位将军!”
“有将军镇守北疆,匈奴翻不起什么风浪!召两位将军前来,却另有他事!”
没等秦始皇说完,就被画卷所打断。
三人一同观看溥仪的登基大典。
秦始皇起初没有多大的兴致,只是冷眼旁观。
然而,当镜头转向太和殿时,他的注意力,却被这宏伟的宫殿所吸引。
随处可见的龙纹石雕,大殿内外,还有金色龙纹。
秦始皇由衷的感叹:“为何木构架支撑的建筑,能这般具有气势,那盘龙金柱,简直就是巧夺天工!”
“你们看看人家的百官,何止百官,竟有如此多的大臣,这是举全国之力?朕的六国加在一起,朝臣也没有这么多啊!”
“光是王公贵胄竟有这么多人?这是何等的大国?何等的威武?”
王翦和王贲不知如何作答,相互对视一眼,选择默不作声。
秦始皇还是头一次这么羡慕其他君王,以往看到谁的宫殿,谁的朝臣,都觉得是自己伸伸手,就可以达成的目标。
可是,这一次却截然不同,那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境界,单从宫殿的陈设和布置,就可见一斑。
……
与此同时。
大唐王朝。
贞观四年,朔州通往山阴县的官道上,有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和一群年轻男子争吵不休。
老者十分激动,动作很是夸张,而那些年轻人却是唯唯诺诺。
“朕不回去,你们回去告诉老二,让他成全我归隐之心,不要再派人找我,全都离朕远一些!”
老头虽有些驼背,但是霸气全开,面对几个壮汉,一口一个朕的嚷嚷,全然不顾他们的表情,比哭都难看。
其中一个汉子,支支吾吾地说:“太上皇,咱还是回去吧,就算您不回宫,住在长安城周边也行啊!”
另一人补充道:“这里地处三方交界,实在是太危险了,若是有什么闪失,陛下那里完全是鞭长莫及!”
老者放下冷话:“那就让他当朕死了,反正朕的两个儿子已经不在了,皇后也去了,也该轮到朕了!”
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生父亲—太上皇李渊!
李渊一转头,就在山阴县的天地间,观看溥仪的登基大典。
看到溥仪懵懂知,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下,竟然对一只蟋蟀感兴趣。
李渊大笑起来,方才的火气,瞬间消了大半。
随即,李渊在一块平坦的岩石上坐下,想起自己的儿子们,似乎没有这般调皮捣蛋,自幼在他面前,都是收敛性子。
以至于,到了如今,李渊越发看不清儿子的心思,只能一声叹息:“人生更迭,皆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