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文曲天神曾子宗圣首先介绍了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曾子首先告诉人间天使,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人们奉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私立学校的人,也是第一个主张“有教类”的人,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人,曾经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极力传播“仁、义、礼、智、信”和“德政”思想。为弘扬儒家思想呕心沥血,奋斗了一生。
孔子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主要修订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古代的经典著作。为弘扬中国古典文化做出了接触的贡献。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入“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离世时间是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他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末年。春秋末年正好是中国的奴隶制社会的崩溃阶段,封建制度的萌芽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的时期。
孔子生活的这个时期,延续了将近五百多年的周王室已经彻底衰败,诸侯国的群雄争霸已经到了最激烈的年代,这个时候诸侯国之间争土地、争人口、争牲畜、争财产,争得你死我活。在这种情况下周王朝的宗法制度也难以维持,周朝的“礼法”制度自然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就是被孔子称为礼崩乐坏的时期。
面对社会的大动荡、面对“周礼”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各阶层的社会精英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特别是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他们都提出了自己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随之形成了一个诸子百家互相争鸣的局面。
在诸子百家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他们都各自设计出了实现治国的方略。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首先提出了“仁”,主张要用“仁”的思想,以爱人之心调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主张维护“礼法”,也提倡恢复西周时期的“礼法”制度,实现“礼制”,“礼治”。主张以“德”治国,取信于民。这就是儒家思想最早的形成过程。
孟子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后人把他和孔子一起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宣扬的“仁政”思想,两千多年以来,早已经深入人心了。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民为贵,君为轻”思想。元朝的时候,孟子被追封为“亚圣”。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荀子是继孟子之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著名“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蒹采朱子百家的学说,创立了新的儒家思想。这个新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提出的“驱除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是儒家思想成了中国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儒家的经典著作就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般说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离不开装载着儒家思想的“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不但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传世宝典。
《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论语里面重点记载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然后再由他的弟子变成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时期。《论语里面,集中体现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