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的重九,也完全能理解卓玛姑娘的心情。要知道,一位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却被别人一刀砍下“头颅”的滋味。试问,谁不想“报仇”呢?
古言说:一报还一报,理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如果一个人,在遇见这种事情的同时,能大度的容纳,才是最“崇高”的。所谓的,人性原本善。偈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里的“心”,就是指凡事能“容纳”,才是人性的“崇高”之处。
穆斯卓玛姑娘听重九这么一说,也就只有打住了。她知道,重九曾经也给自己讲过,他的父母一样是被人所杀。但是,这事情如此这样的结束,也的确使人出乎意料——
穆斯卓玛无奈,只能丢下手中的弯刀,再次抱着重九,又伤心的哭了起来。而此时的重九,只有加以劝阻和安慰......
重九抱着穆斯卓玛姑娘,也希望她能哭个痛快,或者是哭个彻底。因为,这种报仇的“心情”,一旦再次复燃,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重九想卓玛姑娘,尽情的,哭个痛快,哭个彻底。
只见那原本天真活泼的卓玛姑娘,此时在重九怀里,仿佛就像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姑娘。
重九一边轻轻地说着劝阻的话,一边抚摸着她的长发。重九知道,自己这怀中的卓玛姑娘,将完全信服于他的“道艺”精神。当然,这接下来的思想工作,还得继续开展和劝导——
之后,重九把“死神”阿史那沫布所带的牛羊肉拿出来,与穆斯卓玛姑娘一边吃着,一边望着被“迷魂药”,“迷倒”的兵士们。
重九对穆斯卓玛姑娘说,“死神”阿史那沫布,以及他的兵士们,要在响午的时候,才能苏醒过来。而现在他和穆斯卓玛姑娘二人,还得趁此他们“昏睡”的机会,离开这里。要不然,等待他们醒来,还得继续追赶——
吃饱了牛羊肉的穆斯卓玛姑娘,见重九哥哥在装一些食物,已做路途备用之需,也就自然地帮忙收拾起来。
收拾好食物之后的重九和穆斯卓玛姑娘二人,之后又把“死神”阿史那沫布,以及兵士们的马匹,全都牵来聚在一起。朝着另外一个方向,把马匹分散开。重九这种做法,是要“死神”阿史那沫布,以及他的部下,徒步回“牙庭”。
也许,只有这样做,“死神”阿史那沫布,以及他的兵士们,还会保留一命。否则,一旦“死神”阿史那沫布和他的兵士们醒来,又骑马继续追赶。那时的穆斯卓玛姑娘,谁也不敢保证,杀不杀他了?
六月的“漠北”大地,已经是芳草天涯,一碧千里。日照在头顶上,热的使人渐渐出汗。还怀着“情绪”的穆斯卓玛姑娘,在这位“中原”哥哥重九的劝说下,带着一颗心不甘情不愿地“心思”,离开了。
或许说,人性就是这样,在自然地环境下一时好,一时坏。在前往“同罗”路上的边界上,两匹枣红快马,在马不停蹄地,奔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