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点头,“那我们是时候开始出兵了。元廷一动,我们就动。追击肯定是追不上的,但起码要做出收复河朔的样子,大张旗鼓的北伐。让天下人知道,元军被我们赶走的,不是心甘情愿走的。”
崔秀宁通同意,“快四月了,路很好走,现在北伐正好。”
随即,一道圣旨就飞到军师府。
皇帝下令,以驻扎高丽的杨序为东路军元帅,率军五万渡过鸭绿江,收复辽东。
以驻扎关中的朱颔为西路军元帅,率军五万东渡黄河,收复河东(山西)。
以军师府军师江钧为中路军主帅,率军十万从河南渡过黄河,收复河北和齐鲁之北。
李洛亲率十万大军渡河,居中策应。
动用的兵马,达到三十万。
再令关中的文天祥,以及洛阳的杨青雀,随时准备北上支援。可谓万无一失。
之所以动用这么多人马,是因为元廷留在中原的兵马,仍然有几十万。
与此同时,大唐北伐的消息,再次传遍天下。唐廷的宣传机器,第一时间开动起来。
动静闹得很大。目的只有一个:北方不是鞑子主动离开的,是大唐北伐打下来的。起码,也是大唐撵走的。
…………
大都城的钟鼓声响起,所有人都目光复杂。很多官员都知道,这可能是在大都召开的最后一次朝议了。
大汗已经下旨,三月二十五,朝廷西迁!
今日,已经是二十三!
留在大都城的,只剩下朝廷百官了。其他三百多万国族、色目人、汉人、奴隶,早就已经分批西迁。
不过,等到百官赶到皇宫,却看到大汗和皇后都是一脸喜色。
本来,越是临近西迁的日子,大汗的脸色就越难看。毕竟,大元是被李洛逼着西迁的。大汗怎么可能舍得?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可是今日,大汗竟然很高兴。
有好事!
难道是,西方大捷?
“奴才拜见大汗,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也心情轻松的站起来。只要大汗脸色好看,他们的压力就减轻不少。
“平了身子吧。”忽必烈微笑着说道,眉眼显得很是和蔼可亲。
“谢大汗!”众臣一起站起来。
忽必烈笑道:“刚才收到西边战报,安西王大捷,拂郎国大军全军覆没。好几个君主战死被俘。我大元铁骑,很快就能打下整个拂郎国了。到时,人人都有庄园奴隶,就算底层将士,也不怕没有富贵。”
“恭喜大汗,恭喜大元!”百官再次下跪,人人喜气洋洋。
他们是真的高兴。西方大捷,意味着大元打下拂郎的日子不久了。最多一年两年,大元就能占领整个拂郎。
那么多的土地,那么多的人口,想想都高兴啊。那可是好大一块肥肉。
忽必烈兴致很高,要求大臣无论官位高低,都可以畅所欲言,说说对统治拂郎的看法。
众人七嘴八舌,说的都有道理。但忽必烈都不算太满意。
正在这时,忽然一个四品汉官出列跪下道:“奴才户部侍郎王四郎,启奏大汗。”
王四郎?户部侍郎?
忽必烈不认识这个陌生面孔的汉官。元朝六部地位不太高,侍郎在元廷只是四品,属于中级官员,上朝时站的很靠后,在几百个朝臣当中,皇帝不熟悉很正常。
“嗯,王四郎,你说来看看。”忽必烈见这汉臣恭敬得体,也就给了他说话的机会。
“谢大汗!”王四郎很是激动,他终于有机会在大汗面前露脸了。
这可是飞黄腾达的好机会啊!
“大汗,奴才以为,我大元打下拂郎指日可待,可如何让黄头色目们顺服,则事关大元长治久安。”
王四郎一边说一边小心谨慎的打量皇帝的脸色,见到皇帝没有怒色,就更加放得开的。
“首先,奴才以为,朝廷不宜以拂郎国统一称呼。因为,奴才听安童相国说起过,那拂郎国其实不是一国,而是分为多国。要是朝廷以拂郎国称呼,这日子久了,黄头色目人还真以为他们同为拂郎国人。如此一来,反而是有助于他们抱团造反。”
不得不说,汉人中的读书人,尤其是那种读活书的读书人,心思很毒辣。
忽必烈闻言,不由眼睛一亮。嗯,这个汉臣倒是很有几分见地,不错。算是说到自己的心里去了。
“王四郎,你说的不错,继续说。”忽必烈露出赞许的微笑。
王四郎听到忽必烈的夸赞和鼓励,兴奋的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神色变得更加自信起来。
“所以,奴才以为,应该以其族名相称。奴才敢问伯颜相公,那拂郎国,有多少部族?”王四郎恭敬的请教伯颜。
伯颜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个大概,“总归几十上百个部族,必然有的。”
伯颜没有说错,比如法兰西国,就有不同的族属组成。虽然都是白人,但来源都不相同。
“那么,朝廷可以用其族来命名。若是大族,就故意分成不同名称的小族,加以区别。或者,以其所居之地命名。如此一来,那拂郎国百姓,就各有所归,各有所别。”
王四郎的意思其实就是,官方上不再使用拂郎国,拂郎人的名称,而是按照不同的族属来命名。分为很多种。
不然的话,时间长了,会让黄头色目们认为他们都是拂郎人,就容易抱起团来造反。
千万别小看名义的作用。很多人坏事,就是坏在名义上。比如,总有人说,这只是形式,不重要云云。这样的人,认识太肤浅。
形式不重要,后世满清为何要剃发易服?
“好,王四郎这话说的有道理,名称之事,就这么办吧。”忽必烈点头,“你继续说。”
“喳!”王四郎磕了个头,“第二件事,奴才请在西方诸国,推行剃发易服。我大元发式衣冠,美则美矣,可西迁之后,毕竟是少数人所用。”
“如此一来,使用大元衣冠发式者,仅有数百万。可黄头色目,何止十倍于我?那就使得,彼等视我大元为异客,实在不利于大元一统…可若剃发易服,则迎刃而解矣。”
安童听到这里,立刻出来为自己的门人打气:“大汗,奴才以为,王四郎说的很有道理。大元应该打到哪里,哪里就剃发易服,从我大元之俗。要是不干,那就是反抗大元,只有全部杀掉。只有剃发易服的人,才是好奴才,才能活命。”
其他大臣也纷纷出列,附议黄四郎和安童的提议。
因为谁都知道,这的确是个很好的法子。只要不傻,就不会反对。
黄头色目们当然会反抗剃发易服,可那又如何?反抗就杀,杀的只剩下软骨头,岂不是正好?
“嗯,准奏。那就告诉西征大军,按照王四郎和安童的法子办。”忽必烈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
“另,传旨,后日准时启程,离开大都。”忽必烈又叹息着说道,神色有些悲凉。
终于要离开大都了啊。
虽说,为了治理西方大元必须西迁,但终归也是因为被李洛所逼而致。
“大汗,那这大都和大明宫…”桑哥语气犹豫的说道。
忽必烈摇头叹息,“算了,不要烧了,那没有意义。留着吧,大元或许还能回到大都。烧了可惜了。”
他最终还是没有做出烧毁皇宫的决定。
两天之后,元廷正式离开大都,西迁。
与此同时,唐军也大张旗鼓的打出北伐的口号!
唐洪武五年三月二十五,元至元二十七年,华夏三九八七年,唐军北伐,元西迁!
:蟹蟹大家支持,最后几天了,求月票支持,急啊。晚安!一定要帮我顶起来啊亲爱的书友大大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