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们虽然还是不知道他们在找谁,可最后我听到了他们找的一个男人拿着陌刀”
仇天魁出现的很突然,打断了他们的问话,但那个打杂活的仅有的几个字,还是被他听到了。
“陌刀!?”
“你确定!”
达旦一听这个词,语气顿时拉高了一些,惊疑的问道。
“确定!”这吐蕃人道。
旋即,达旦露出了非常郑重的表情,分析道:“拿陌刀的男人!”
“此人很有可能是唐军,或则曾经是唐军,所以不管这人是谁,我们都必须知道他的底细,打探清楚他的身份,看看他背后到底有什么?”
“是!”所有的吐蕃人同时应到。
说起陌刀,达旦对这件兵器可是记忆深刻。
吐蕃与大唐交战吐谷浑的时候,开战基本就是双方骑兵相互冲锋,这也是西域战争的一种常态。至于大规模集团步兵,那都是大规模决战才会用到,就连达旦也很少遇上这种级别的战争。
当然,普通战争没有步兵大规模集团作战,也是西域的环境造成了,西域地域广阔,城池部落分散,也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后勤补给。
而,集团步兵作战,恰恰需要大规模的后勤补给,需要按照作战沿途布置足够的补给点。
另一方面。
古人云,一兵一户夫!
此话指的就是战时一个士兵的补给,需要一户人家来搬运,而且还需要能出力气的男人才能做到。
而西域缺的是什么?
土地?这里有的是。
食物?必要的情况下,举国之力还是能弄到的。
西域缺人,地广人稀说的就是西域。
所以,西域打仗只有决战才能看到集团步兵厮杀,一般情况都是骑兵交战,因为骑兵机动性强,无论奔赴战场还是撤退都适合西域,最关键数量一定的骑兵冲锋,完全能够取代行动不便的步兵,因而补给问题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己解决,哪怕是退到后方大本营,也没问题。
也是骑兵作战的原因,吐蕃与大唐交战伊始,大唐就祭出了神器陌刀。
马背上的骑兵是陌刀,其他兵种骑兵为辅助,一刀挥出,人马皆亡。
战到今日,西域还出现另一种场景,唐骑提着陌刀杀来,打了之后,骑马就跑,不但人马死了,还追不上他们。
更恐怖的是,达旦曾经参加过月氏围攻战,那里的唐军简直壕无人性,人手一把陌刀,那场围攻战打的吐蕃军队头皮发麻。
骑兵用陌刀,守城步兵用陌刀,将帅也用陌刀,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吐蕃军队冲上去,迎面就是劈天盖地陌刀砍了过来,那种情况下别说人了,马都会被活活砍成块状,根本没法打。
因而,吐蕃军队连城门都没攻破就选择了撤退,走慢了就会被大唐陌刀招呼。
“月氏守将王成志,这个老骨头实在太难啃了,他龟缩在月氏城里不出城应战,还把月氏管理成了一个铁桶,实在是攻不下来”
提起陌刀,达旦就想起了月氏之战,月氏之战又让他对陌刀记忆深刻,而,那个手持陌刀,一身明光铠的王成志,更是深深印在了吐蕃人心中。
旋即,另一个吐蕃人点了点头,接话道:
“头领所言极是!”
“我们与唐鏖战了十年,好不容易打下吐谷浑一大片土地,结果遇上了王成志守护的月氏,偏偏久攻不下,这才阻断了我军北上的路线”
月氏,吐蕃人心中的痛。
这座城池所在的位置,刚好在南北交接的中间,只有打通这里,吐蕃大军才能长驱直入,一举攻下西域的半壁江山。
至于从别的方向走,吐蕃人想都不敢想,因为月氏往东走一段后,就是恐怖的沙漠,没有哪个军队敢去哪里。
就算穿过了沙漠,他们就需要面对龟兹,那可是斐行俭直接管理的地方,穿过沙漠跟斐行俭打,也是找死。
再往东,那就是大唐本土,去哪里就会面对以逸待劳的大唐全部军力,吐蕃军队更不敢了。
达旦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所以,我们为了打开局面,这才冒险穿过了昆仑,准备打下巴丝玛”
“然后再以巴丝玛为基,利用这里充足的食物与水壮大,慢慢将大唐西域切割成东西不能相接的两块,一举打下西域的西边,逆转局势”
黑屋子里的人,听言分分点头,这就是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
旋即,达旦走到了窗户边,通过缝隙看着外面,他想到快临近的时刻,不由得说道:
“我们的人现在估计已经快走出昆仑了,越是这时候越不能大意”
“你们查清这个拿陌刀人的身份后,有必要就在开战前弄死他,免得因为这一个人的原因,把我们进攻巴丝玛的事传到其他唐军驻守的城镇,在我军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引来唐军的反扑”
攻下巴丝玛,吐蕃就会立刻进行消息管制,有必要他们也会血洗巴丝玛,好为后续部队进入争取时间。
而,这个突然出现的陌刀男人,达旦怕他一人引起意外,也把目光投向了他。
殊不知,这两个吐蕃人走早了一步,他们此时讨论的陌刀男人,正是赶走他们的仇天魁,当时他们已经见过面了。
就在这时候,巴丝玛街上传出了骚动,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事也暴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