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
武后根据自己的猜测,慢慢理出这件事后会发生的变故。
“天策师王凯一死,西域西大门短时间无人可守,恐西突厥贼心不死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快就会坐不住了,这是其一!”
“王凯与仇天魁都关系到杨胄旧部,他一死,怕是会激化这些人与龙蛇组的矛盾,引起内部分裂。我虽然想解决龙蛇组,但绝不是用这种不利西域稳定的方式”
“其三,吐蕃国也是一个变数,若是杨胄旧部与李茂分裂内斗,很有可能让吐蕃也乘虚而入,重演吐谷浑丢失。这件事绝不能发生,若是西域再丢失国土,不但丝绸之路会被斩断,还会让西域诸国部落离心离德,都不利于我大唐的商贾通过此地经商”
大唐商贾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经商,最在意丝绸之路是否畅通无阻,所以这件事也牵扯到了这些人的利益。
可武后在意他们的原因却另有其他。
因为这些商贾背后往往有士族做靠山,属于士族出钱,商贾出力,赚到的大家分的关系,而士族又对朝廷有很深的影响,所以商贾受到影响,就是士族受到影响,同时朝廷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
从大局观来看,商贾云集西域本身对大唐也有好处,一是他们能宣传大唐天威,二是与他们同行的镖师都很强,可以间接帮助大唐稳定与西域的关系,还能出手帮大唐打击匪类等作用,所以有以上两点在,武后也不得不把这些人也考虑在内。
思前想后。
“看来要想阻止这些事发生,还得看斐行俭接下来怎么布置”武后长叹道:“没想到,王凯死了反而成全了斐行俭,现在估计谁都不敢再动他了!”
武后有大智慧,看穿了接下来的局势。
诚如所言。
王凯的死对大唐没有一点好处,很有可能会加剧西域的不安稳因素,但正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斐行俭的存在格外重要,因为想要尽可能稳住西域,就必须让斐行俭继续坐镇西域,统御布局,才有可能压住这次事件带来的不利后果。
与此同时。
也有其他人看出了斐行俭的重要性。
“水镜先生,你对仇天魁杀了王凯这事怎么看?”
十五爷王府中,正对坐着两个人,他主动问道。
水镜先生思索了一下,道:“诡狼王凯声名在外,绝非泛泛之辈,对于他会死在仇天魁手中我也很意外,不过,此人心思缜密,也有可能其中另有隐情,我们不得不防!”
十五爷点了点头,随即调转话题道:“王凯死了,西域短时间不会安稳,也不知是福是祸…不知先生对此事又有何高见,不如也分析一下!”
水镜先生整理思绪,道:“王凯镇守笼城,抵挡西突厥犯我大唐国境多年,他这一死,怕是西突厥很快就会再次挑起战端,不过这件事斐行俭自会处理,无需我们担心。再则,吐蕃估计也不会安分,疏勒地区可能会发生战事,我们需要提醒李茂将军需要多加提防。最后,王凯的存在还关系到我们与杨胄旧部的微妙局势,再加上近来发生的事动摇了我们在西域十余年的布局,所以我们接下来需要一边稳定我们自己,一边还要想办法牵制杨胄旧部”
十五爷道:“如何牵制,不知先生可有良策?我们又该怎么解决仇天魁这个大麻烦”
水镜先生道:“关键还是在斐行俭身上!”
他得出跟武后相似的结论。
“现在最不愿意看到西域乱成一团的人定是斐行俭本人,所以我估计,他为了能够稳定西域,必然会采取攘外安内的策略。攘外自然不必多说,此举既可以保护西域国土,也可以引到矛盾,延缓矛盾爆发的时间,给他足够的时间布局。安内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无外乎就是暂时借助攘外,暂时让杨胄旧部不找我们的人麻烦,达到拖延的目的。至于最终怎么解决这件事,还是那句话,一切都看斐行俭接下来是什么态度,怎么做!”
“先生的意思是说,斐行俭有可能主动挑起战端来安定内部?”十五爷猜测道。
自古以来,转移内部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矛盾引向外部,也就是战争。现在西域内部就是矛盾重重,完全有对外主动发动战争的条件。
水镜先生道:“有这个可能,但是,西域外部所面对的敌人不止一个,主动出击并不是明智选择,所以我想斐行俭即使主动出击,也一定会控制范围。可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只要盯着陛下,看调动了多少军需就知道斐行俭准备做什么。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解决仇天魁,我建议依然按计划让人去敦煌截杀,如若截杀不成,反倒可以利用王凯与颜西北的死在朝会上参他一本,来个先下手为强!”
打仗就需要军需,调动军需就要上报朝廷,所以派人打探朝廷的口风就可管中窥豹。
经过水镜先生的解释,十五爷也看出了斐行俭大都护的重要性,感叹道:“看来现在谁都不能动斐行俭了…那就依先生之言,我们再等一等看吧!”
旋即。
十五爷话锋一转,道:“陛下最近风疾似乎好了很多,接连几天都主动上朝,那方士明崇俨真有这么神异,连太医不如他!?”
以前十五爷直呼高宗为善,高宗病情好转立刻用尊称。
水镜先生道:“确有其事。我让手下的人打探了一下,陛下最近只服用明崇俨的丹药,看来他确有治好陛下的本事”
“那先生觉得这事是好是坏?”十五爷道。
“好坏参半吧!”
水镜先生道:“陛下参与朝会能够分化武后的权利,这对我们而言是好事。不过我们以后也要注意一点了,很多事要收敛一些,免得惹怒龙颜……”
……
话到此,两人的谈话慢慢触及秘辛,说话声也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