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院本来就是留给大哥的外院。四简,思简,都是父母对大哥浓浓的思念。
阿娘虽然早就知道这样的安排,仍忍不住的心酸。大哥七岁独自去往京都,如今已经十五岁了,除了阿爹每三年都城述职,可以指导大哥一二,阿娘也只有外祖父六十大寿时才借着拜寿见过一次大哥。
虽然每年都有书信、画像传来,但终不如亲自照料的好,如今归家,却要住在外院,缺失了大儿子的童年,总归是做父母的不称职。
感受到阿娘的情绪,爹爹拍了拍阿娘的肩膀;“孩子们该饿了,摆晚膳吧。”
端姨听到后,指挥着下人们鱼贯而入。阿箩和哥哥们插科打诨,一顿饭毕,阿娘终于由阴转晴。
“落落随阿箩去前院走走吧!”阿箩大号原丰箩,小名落落,是母亲取,但是全家也只有母亲在家人面前才喊阿箩小名。
“阿娘是要去外院看看大哥的住所吗?我陪阿娘和妹妹一起去。”二哥自告奋勇。
阿爹附和着,府里请了一位新的郎中给四哥治疗腿疾,据说有点成效,阿爹趁着今日有空要去四哥的院子里了解一下最新的治疗情况,便不陪着阿箩们了,奶娘也很有眼色地将五弟抱去休息。
今天晚膳用的早,落日刚刚下去,空气中还漂浮着一点温度,天空中的余晖只剩下一点点,仿佛随时要被黑暗吞噬。
丫头们打了灯笼,二哥在前面引路,阿箩扶着阿娘,吐槽着学堂上的小事儿,二哥也跟着补充,逗得阿娘直乐呵。
来到四简院,阿娘停下脚步,抬头望着门头上的简字,久久不语,阿箩看了眼二哥,希望他能直接带着阿娘进去,可惜二哥压根儿没瞅阿箩。
“简儿还未出生的时候,你们父亲正随着圣上南征北讨,常年不在家,外面动荡太厉害,好多人经常到家里闹事,阿箩每天担惊受怕,既怕闹事的人,也怕战场上的刀剑眼,所以你们大哥出生的时候身体就不是特别好,后来有了阿策,你们外祖母专门派人接阿箩回娘家养胎,简儿幸有你们外祖母照顾,才渐渐好起来,可是没在家过几年父母俱在的团圆日子,又去往了京都,幸得你们大舅舅高升,一家子都搬去京都,能够时常照顾他一二。”
阿娘说着说着,豆大的眼泪掉落了下来。
阿箩又看了一眼二哥,他果然还是没有瞅阿箩一下,但是直接把阿箩挤后面去,扶着阿娘进得门去。
“阿娘先别伤心,看看我将大哥院落收拾的如何,是大哥的喜好吗?”
看着眼前母慈子孝的场景,要不是为了阿娘,阿箩肯定直接打将上去。
“阿娘最能知道大哥的心意,我还准备了礼物,阿娘也要帮我参考参考。”阿箩快步上前,从另一侧扶住阿娘,惹得端姨在后面忍不住偷笑。
“那敢情好呀!”阿娘一边回答阿箩,一边打量着院子,其实虽说是二哥负责改造,但是院中布置基本都是按照阿娘的意思来的,中间施工、装饰阿娘也是监工很多次。
只是明日就是阔别多年的大哥归家之日,阿娘心中空落,总觉得哪里做的不够,要再检查一次才放心些。
这是重新改造后阿箩第一次来四简院,和之前的印象完全不一样,院子精巧更胜之前,厅堂内也是焕然一新。
“大哥的院子好大呀!”阿箩惊呼。
“思留园留给了太子,这是外院第二大的院子。”原丰策难得给阿箩解释道。
“不,不。”阿娘不过每一个角落,直至天完全黑透,阿爹亲自来接阿箩们,才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