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几日,何志勋就打来电话,说已经为她准备好一栋小别墅暂住。
黎小唯作为传媒集团的新人,按照惯例,要从最打杂的事做起。她忙到不可开交,抽不出时间搬家。
何志勋的商业渗透在天河市的方方面面,自然也是大忙人。他不催黎小唯,只叫她有空了知会他一声。
黎小唯从小就很独立,做起事来也利落,在试用期表现不,很得领导青睐。才过去一个月,就破例让她跟着老记者去采访。
其实,虽然刚毕业不久,但黎小唯在新闻圈子里已然小有名气。大学时,她常常为各种媒体撰写文稿,文风独特而犀利,总能从新颖的角度找到与众不同的见解,可谓是媒体圈子里的新星。
这也是她既工作经验,也后门靠山,却能顺利进入天河市传媒集团的原因。
然而程序总是要走的,按规矩,她要在岗位上实习三个月,才可独立接手新闻工作。
只是这次带她的老员工是个老油条,活能少干则少干,从安排采访,到撰写新闻稿,全都一股脑推给黎小唯,美其名曰“亲自做一遍才能学会”。
这对黎小唯来说不算难题,只是替他干了活,却不能替他领工资,心里多少不痛快。
谁知新闻一发出去,就受到领导的夸奖。虽不能坏了规矩给她提前转正,但破例提前允许她独自接手新闻工作。
只要免去那些杂事,就能闲下一半,也算忙碌告一段落。
当晚,她就联系了何志勋。
何志勋本要去意大利出差,黎小唯一个电话,他就推迟了会议,只为周末能陪她吃顿饭,地点还是约在金升大酒店。
二人一见面,先是聊了聊近况,黎小唯就迫不及待地说:“爸,我在传媒集团写的第一篇新闻,就受到了领导的表扬,特许我不用再打杂!”
她写过比这更好的文稿,也受到过比这更高的赞扬,但她不曾像现在这般自豪。
就像在学校里得了小红花的小孩,想要跟父母再讨一份夸奖。
何志勋闻言很是欣喜:“这么厉害!不愧是黎秋的女儿啊!”
上次他只了解了个大概,这次顺势细细询问,他才知道黎小唯成绩优异,考入名牌大学的新闻专业,更是在大学期间坚持撰稿,又靠自己进入了本应研究生起步的传媒集团。
他感叹:“就凭读书这一点,我们小唯可比你那三个哥哥姐姐,要优秀得多!”
话虽这么说,可他毕竟是在天河市说得上话的人,想帮黎小唯铺路。
黎小唯是想有个依靠,但她也有理想抱负。
她说:“爸,你要是为我骄傲,就让我自己来,我相信我会给你很多惊喜。”
何志勋愣了愣,随即和蔼地笑了。
“我资助的孩子里,也有几个十分自强的,我敬佩这样的孩子。”他拉过黎小唯的手,宝贝一样放在自己的手掌之间,“没想到如今我自己的孩子,也有这样好的了!”
黎小唯乖巧地冲他笑,心里却莫名难过起来。
自己是不是了?
是不是不该这样,让何志勋把她看得太高?
她真的算是好孩子吗?
……
“来,小唯,爸爸敬你!”
黎小唯连忙将那些思绪挥去,眉开眼笑地与他碰杯。
告别之前,何志勋给了她钥匙,她随时都可以搬去小别墅居住。
“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正式接你回家,你哥哥姐姐……”何志勋面露难色,眼底藏着愧疚,“爸爸向你保证,不会太久。”
黎小唯手心里捏着钥匙,心里很充实。有何志勋的承诺,她就一点不害怕了。
走到小区外,黎小唯抬头看了看,破旧不堪的铁栏杆小区大门,除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不知它还能拦住谁。而保安也是个看门老大爷,除了会按时将铁栏门锁起来,不知他还能克服谁。
这里确实太破了,人住在这里,仿佛人生也会这般破破烂烂,要么是没钱又漂泊的外地人,要么是被遗留甚至遗忘的老人。
她正要走进去,又注意到蹲坐在大门旁的老婆婆,她面前摆着一只箩筐,里面还有半筐苹果。
早上出门时她也看到这位婆婆,这么一天过去了,她也只卖掉半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