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带黎小唯来到一间人的办公室,关上门,给她倒了杯水,坐下来慢慢谈。
她喝了好几口水,才说:“我是天河传媒的记者,我叫黎小唯,才刚到岗一个多月,今天突然接到了何先生被害案件的新闻报道工作。我知道这是我的机会,我很想把它做好,多挖掘出一些群众想知道的信息来,所以才去到案发现场,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细节,或找附近的邻居了解情况。
“我知道目前警方在封锁案件信息,可是我们媒体的工作恰恰相反,就是尽可能地挖掘信息。我能够理解陆警官不准我接近案发现场,可是在他执法的过程中,至少也该尊重我是个女孩子,不该有的肢体接触不要有。”
张局长认真倾听,心里嗤之以鼻,果然是这一招,就不能有点新花样吗。
可是他又隐隐放心不下,总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
黎小唯接着说:“我知道没有造成实际的侵害,这种事情就可轻可重,可对我一个女孩子来说,真的很助。如果您不肯为我主持公道,我作为一名记者,只有通过自己的方式讨回正义。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警民关系,我真的不希望林渭派出所的事件再次发生。”
她委屈得快要哭出来。
而张局长听见“林渭派出所”,一下子坐得直了些。
去年,一篇关于“林渭派出所”的新闻评论文冲上了热搜,领导高度重视。文中点名批评了林渭派出所工作态度的懈怠,这本不算严重问题,但其文风犀利,鞭辟入里,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热度居高不下。
各省市一层层地开会下来,决心对警察工作作风大整改。
张局长这才想起来,那篇文章的作者就叫黎小唯。
以文章的洞见,他本以为作者是一名成熟老练的记者,而眼前女孩不过二十来岁,还为一点小事就在警局闹腾,实在令他大吃一惊。
想必是个难缠的主。
虽说“林渭派出所”事件督促了警队的良性发展,黎小唯也被网友追捧为良心新闻人,但说真的,谁不是对记者敬而远之,生怕被添油加醋地抹黑报道。
看来这事儿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
张局长和蔼地笑了,道:“黎记者,陆亦寒警官我知道的,偷鸡摸狗的思想他不会有,但是你说的情况我也完全相信。既然不是思想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工作方式出了问题,我一定好好批评他,让他认真反思。
其实,黎小唯并不想和陆亦寒作对。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充满活力的正义感,她并不想让这样的年轻警察寒心。
但是,今天她失去了太多,负面情绪在她的心里快要爆炸,要怪就怪他倒霉,偏偏在这个时候招惹她。
她心里有分寸,更何况张局长向着她,顿时气消了一半,打算点到为止。
她说:“算了,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各退一步,让他给我道个歉就好。”
没想到她的诉求如此简单,免去了不少麻烦事,张局长乐意极了,连连答应。
可是,陆亦寒却不乐意了。
“我,我碰她哪了?”他不服气,拉住黎小唯,“你把话说清楚,我碰到你哪了?”
黎小唯自然不会与他对峙,甩开他的手,往张局长身后躲去,像极了那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张局长呵斥道:“陆亦寒你怎么总是毛手毛脚的,净给我闯些莫名其妙的祸!跟你师傅一个德性!”
陆亦寒没好气地举起双手,以示清白。他呼吸声略微加重,在克制着自己的脾气。
他说:“好,好。”
张局长见他不肯配合,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做思想工作。
“你赶紧给人家道个歉,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张局,她是目前最可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