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王朝,其政治制度类似唐朝,而经济上的制度却是效仿于宋。所以,这个王朝是全凭作者喜好来的,“杂糅”的产物。
大雍中央机构也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
而谢嘉陵在这个世界的爹,就是大理寺少卿,相当于现实世界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这个职位在此世界,说高,确实高;说不高,也的确不高。
在京文官分一至五品,而他爹好巧不巧是从四品。
但一切总有例外,他爹职位虽不高,但他爷爷高啊——目前在任刑部尚书。所以倒也没人能欺负了去。
排除这些,最令谢嘉陵感到开心的一点是:他爹只有他娘一个,没有电视剧里的那些勾心斗角、嫡庶之争。
就这样,谢嘉陵安安稳稳的长到了五岁。
这天,谢衣带着他去了当地的书院。
“阿琰,你虽未到年纪,但来此地总是胜过在家里的。”谢衣摸着他的头淡淡道。
这个混世魔王终于要从家里滚蛋了,谢衣比欢快地心想。
其实不怪谢衣,谢嘉陵虽然是一个“成年人”,但仍有一颗孩童的心。
比如,把他爹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资料全都翻了一遍,最后横批一个“已阅”;比如,他爹朋友来家里做客时,他制了个假蟒蛇,吓得那人几月不敢来,事后,还茶言茶语道:“娘,我了,我也没想到会这样。爹他打我,呜……”,弄得谢衣里外不是人。
此种情形过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谢衣在现代,就知道有一个词来形容他就比贴切。
嗯,绿色的茶叶,泡水喝余韵悠长。
好了,回到正题。
谢琰,也就是谢嘉陵点了点头,道:“您放心便好。”
谢衣有些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说话多少有点欠扁:“凡事不用非要与人争个第一,让让他们也妨。”
众所周知,目前书院里年龄最小的是8岁。
虽然儿子很混蛋,但也确确实实当的上天才之名。
三岁时便已能认字,经常抱着本书一看一天,谢衣曾关注过他所看何物,从军事到政治,从儒道到法学,涉猎广泛,令人惊叹。
更可怕的是,考校时都能对答如流,有其独到之处。
当即他就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正因如此,他对这个儿子又爱又恨。
绝非池中之物的谢嘉陵表示:这完全是因为他多活了一世,上一世学的计算机,兼职网文作家,到了这里毛用没有,自然得多下些功夫了。
一想到要跟一群小屁孩上课,他就有些头大,但能有跟当代大儒交谈的机会还是很不的。
正巧,两人已快走到了书院,他对谢衣道:“父亲,送到这里便好了。”
谢衣见到这样“乖巧”的他多少有些不习惯,只好归咎于百川书院的魅力——再法天的孩子,只要上了百川书院,都能变成完美的存在。
完不完美不知道,但之后的百川书院再也不敢打这个招牌了。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好,”纵使心中百转千回,谢衣依旧面色不变、稳如老狗,“等你下学,带你去江南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