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之后回到座位上,吴恙继续看着他的书,袁满找他借了一本,翻看一看是也是历史相关的,只不过袁满手上的这本不是正史类的史书,更多的是讲述的民间口口相传的典故。
再次到了饭点两人也都是泡的泡面,比袁满好一点的是吴恙加了卤蛋和火腿肠,袁满一开始是从家里面带了几个煮熟的鸡蛋的,但是他们在市区待了一天,这大热天的害怕鸡蛋坏掉,走之前的早上爷孙两人就给吃了。
吴恙见状又拿出了几根火腿肠递给袁满,“你小子怎么这么节约,一碗面能吃饱吗?”
“谢了,差不多能吃饱吧,在车上也不怎么动。”袁满还是接过来了。
他有点想不通,自己现在节约是因为要尽量多准备一点后面搞钱的启动资金。而眼前的胖子吴恙他一个大学里面的老师应该条件不才对,怎么也选择坐两天一夜的硬座去蜀都,而且吃的又是方便面。如果只是个人习惯性的节约的话那也不至于火腿肠一次就随手就给了自己半袋的量。
“行吧,随你咋说。”吴恙对此倒是没有更多的纠结,大学生这样的节约行为也挺好的。
到了晚上,袁满将放着古董瓷器的包拿下来抱着睡觉的,这个时期绿皮火车上的扒手还是挺多的,白天的时候大家都看着的还好,晚上就必须的提防这一点了,包里的古董至少也是价值十多万的,万一被摸去了那就是血亏。
对面的袁满同样的抱着一个行李袋,和袁满的差不多大,这又让袁满的心里感到疑惑了,蜀都大学的老师再怎么也有银行卡的,就算包里有现金揣在身上不就得了,干嘛抱着一个打包。难不成跟自己一样里面装了一个古董,你一个大学老师那里来的古董。
类似的疑惑也在吴恙心里产生,他直接就问了出来:“袁满同学,你这包里装了啥,这么宝贝?”
“我的录取通知书啊,放身上我怕给弄皱了学校不收,所以放这个打包里还一点。”袁满立即想了一个理由,前世作为成功商人的他应变能力也不是盖得。
而且既然吴恙率先开口,袁满也是顺着问道:“吴老师你包里装了什么哩?”
“我的啊,之前去东北的一所大学交流,借了几本珍藏版的历史类典籍,我怕给弄坏了,放包里好一些。”吴恙显然也是老油子,理由也是张口就来。
“好吧。”
两人也不再多聊,随着火车内的灯光的关闭,整个车厢也陷入了安静,只剩下窗外传来的‘哐当哐当’的火车行驶的声音。
第二天两人闲聊之中又进行了几次身份的试探,袁满怀疑吴恙并不是蜀都大学的老师。
吴恙同样怀疑袁满不是学生,毕竟袁满见义勇为的时候处理事情很老道,而且之前的交谈中袁满也有意意的避开了个人详细资料的暴露,种种表现的综合起来看,这样社会经验完全不是一个刚准备入学的大一新生所能具备的。
只不过两人多次的言语上的交锋试探也都没有结果,当然两人也都没有带着恶意,所以每次交谈也还勉强算的上是相谈甚欢,这也给两人整个行程带了了不少乐趣。
经过两天一晚,在二十四号的傍晚,绿皮火车也是到达了充满年代气息的蜀都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