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论是到哪里,都需要上学学习的。
江三奶奶这边也对女儿上这个闺学十分满意,和朱夫子打听闺学的情况。
“咱们闺学每日提供午膳,平日里的纸墨笔砚自备,女工针线之类的也需要自备,琴棋我这里有,就不必自备了。若是之后再有制香,厨艺等课,可自行交费,选择是否学习。”
之后,朱夫子又同江三奶奶说了这里的规矩,江三奶奶一一应下。
见江三奶奶目不斜视,态度端正,朱夫子很满意。
别人在挑女学,殊不知她也在挑家长,若是家长难缠,她宁可退了束脩也不赚这个钱。
双方谈妥,江晚乔就正式拜师。
这里的拜师也十分讲究,跟男子的拜师礼差不多,准备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和红豆。
江晚乔跪下,对着朱夫子磕了三个头,朱夫子则送了龙眼干、芹菜和葱给她。
龙眼象征开窍生智,芹菜寓意勤劳,葱寓意聪明。
自此,江晚乔正式成为闺学的一员。
送完女儿,江三奶奶早早地回去,江晚乔则跟着朱夫子来到闺学的学堂中。
闺学设置在偏厅,布置得十分雅致,与寻常学堂区别很大,大抵是这里的束脩比较贵的缘故。
里面一共放了十张桌子,上面都铺着青色的缎子,旁边点缀着流苏,凳子上也放上棉花做的软垫,让人感觉十分舒适。
看着四下人,朱夫子回头对着江晚乔道。
“乔娘,你先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去让人把你要用的书籍都拿过来。”
朱夫子说完,就让身边的女侍去旁边的书房拿了一摞书,放到江晚乔桌子上。
采薇坐到学堂旁边,那是婢女专门待的地方。
翻开桌面上的书,这才发现这些书都是给女子立规矩的书籍。
一本是《女则,一本是《女训还有一本是《孝女传,字迹不算精美,但十分工整。
看着江晚乔认真地翻看书籍,朱夫子轻轻点头,而后又拿起面前的书看了起来。
没一会儿,学堂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女学里的姑娘都陆陆续续地进门给朱夫子行礼,之后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见到学堂里多了一个小姐,她们也都十分好奇,频频地看向江晚乔。
江晚乔自然明白新学生要主动热情的道理,忙走上前,跟对方进行自我介绍。
“这位姐姐好,我是新来的学生,我姓江,叫晚乔,父亲在府学读书。”
“久仰,原来是金陵望族江家,我姓林,叫我静姝。”
江晚乔淡淡笑道:“原来是静姝姐姐。”
两人聊了一会儿,江晚乔这才知道,对方是金陵城中的富户,年仅九岁,已经在女学中读了一年的书。
林静姝人如其名,十分温柔和善,见江晚乔是第一天来女学,还帮她介绍了女学中的同学。
“这是我们女学中的小才女,许大姑娘,名叫许时君,她是最是喜欢诗书的,她祖父曾任国子监祭酒,也算是官宦人家。”
“还有楚瑾初,楚大姑娘,她性子极为爽利,和谁都能打成一片。”
“这位是叶大姑娘,叫做叶南星,这位是叶二姑娘,叫做叶北星,她们的父亲在府衙里当差。”
林静姝话音刚落,叶家的两个姑娘眼神轻佻,一脸得色地看着江晚乔。
这种感觉让她很不舒服。
“这位是?”两个姑娘因为父亲在府衙当差,所以从未将寻常人放在眼里。
林静姝面色有些尴尬,忙介绍道:“这是江姑娘,是江秀才的女儿。”
“哦,原来是秀才啊!”
两个姑娘的面色才和缓些。
因为父亲是金陵府的官吏,她们平日里,在学堂里不怎么喜欢搭理同窗,觉得同窗的身份太过寻常,不值得结交。